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文化

国话艺术家添“荣耀”迎“新人”

2021年12月26日08:58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国话艺术家添“荣耀”迎“新人”

  始自1941年延安延河岸边的中国国家话剧院,12月25日迎来创建80周年、正式成立20周年纪念日,几代艺术家齐聚宁郡王府,在名为“你永远可以相信”的宣传片中展示星光熠熠的演员阵容,重温掷地有声的当代剧作中的经典台词。

  中国国家话剧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国家艺术院团,前身是1941年9月创建的延安青年艺术剧院;1949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创建;1956年,中央实验话剧院创建;2001年12月25日,两个久负盛名的剧院组建成为中国国家话剧院。因其丰厚的历史底蕴和不朽的文艺灵魂而有着“话剧国家队”的美誉。

  当天上午举行的座谈会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主持。她表示,中国国家话剧院有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在剧院工作,从青春到白发,将最好的时光献给了戏剧艺术和剧院的舞台。为表彰他们为剧院作出的杰出贡献,决定授予张奇虹、游本昌、雷恪生、薛殿杰、唐国强、李雪健六人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终身荣耀艺术家”称号。退而不休、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继续作出贡献的“荣耀艺术家”获得者则包括马迎春、陈强、查明哲、韩童生、王晓鹰、杨青、刘威、刘佩琦、倪大红、许文广等十人。薛殿杰、李雪健、马迎春、查明哲、韩童生、王晓鹰、杨青、刘佩琦、许文广作为代表上台领奖。此外,为感谢院外艺术家对剧院多年来艺术创作的支持,剧院授予奚美娟、胡歌、黄磊三人“荣誉演员”称号,并已将证书寄给本人。

  刘佩琦、王晓鹰、陶虹分别代表“荣耀艺术家”和中青年演员发言。刘佩琦称自己1996年进入剧院,至今已经25年,并感谢了舞台所有工种的演职员。他表示,“我们虽已年过半百银发飘扬,但落叶尚能肥沃泥土,降落的夕阳意在点燃繁星,只要雄心不老就有无尽的潜能。”在剧院工作了40多年的王晓鹰则表示,自己1984年从中戏导演系毕业后进入剧院,刚刚在院史展看到自己1985年导演的《魔方》被称作“新时期探索话剧的里程碑”时,格外荣幸和欣慰。“退休时我曾经说过,我与国话的关系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剧院,我的艺术创作和理想便无以附着。”陶虹是1998年从中戏毕业后进入剧院的,至今已经23年。她说:“一进院就和孟京辉导演有合作,查明哲导演在退休前我们也终于有机会合作,但合作最多的还是田沁鑫导演。在与他们的合作中,不断拓展着我的艺术维度和广度。剧院培养了我,舞台滋养了我,剧院的艺术家感染了我,回剧院的舞台就像回家,我很珍惜这每一次的温暖。”

  从开场的宣传片中不难看出,关晓彤、张艺兴等新面孔闪现其间。据田沁鑫介绍,“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剧院引进了演员万茜、张桐、关晓彤等,舞美设计王琛、胡天骥等25名高端人才,为剧院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而万茜和张桐也出现在了座谈会现场。

  当天下午,院庆大戏《直播开国大典》在国话剧场登台,剧院几代艺术家一道观看了演出。

  活动

  七部经典与新创话剧带来实力展演季

  从延安走来的国家话剧院,血液里流淌着红色的血脉,自组建以来,在历任院长赵有亮、周志强、周予援、田沁鑫,历任书记王正春、严凤琦、景小勇、诸葛燕喃,以及剧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树起了一面专属自身特色的文化旗帜。

  为了深情回望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辉煌历史,全面展示创建80年来的艺术底蕴和创作成果,剧院将以“四个一”系列活动共同掀起中国国家话剧院创建80周年、组建20周年活动高潮。其中包括一个涵盖7部经典与新创剧目,代表国话近十年创作实力的展演季;一场回顾国话历史、融合科技与创新的“你永远可以相信”主题展览;一次以“新时代 新征程”为主题的座谈会;一个云集了众多国话实力派演员及经典话剧独白的宣传片。

  精心挑选出的7部话剧作品,将共同展示剧院近十年的戏剧成果和艺术底蕴,为剧院献上生日祝福,这其中包括经久不衰的“平民史诗”《四世同堂》、“家国大戏”《大宅门》、“小剧场标杆之作”《哥本哈根》、勇夺“梅花奖”以轻喜剧讲述“棚改”故事的《人间烟火》,以及首部正面描写开国大典幕后惊险故事的《直播开国大典》、书写新时代警察风采的《英雄时代》、经典名著新创造的《恋爱吧!契诃夫》。7部作品主题深刻,风格多样,有常演常新的经典保留剧目,也有近两年的新创剧目;有革命历史题材,又有现实题材;有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创作品,也有世界经典作品的再创造;既涵盖了田沁鑫、王晓鹰、娄迺鸣等导演艺术家,又推出了新锐导演白皓天、查文浩、刘丹等。展演得到了韩童生、倪大红、刘佩琦、刘威、刘金山、尤勇等老艺术家的支持,再加上陶虹、张桐、吴樾、辛柏青、涂松岩、侯岩松、常玉红等中生代实力派演员倾力加盟,可以说是国家话剧院高质量、高品位创作和演出的缩影。

  此外,一场“你永远可以相信”主题展览也将同期揭幕,展览分为“文艺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时代的力量”三个单元,将首次展出剧院珍藏的老舍、郭沫若等戏剧前辈的手稿、跨越历史的精美舞台模型、珍贵的影像资料,以及建院以来的近140余张海报,展览现场还设置了体验区,参观者可亲身体验4K、8K、VR、XR等技术营造出的梦幻般的全沉浸舞台。

  除了线下演出、展览和座谈会,一个由剧院近20位知名演员演绎的概念宣传片也同期推出。以“一场跨越80年的剧本围读”的形式,分“名剧中的爱情”“文学中的矛盾”“探索中的坚持”三个篇章,共同串联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之声。

  本组文/本报记者 郭佳

  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统筹/刘江华

(责编:鲍聪颖、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