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文化

第三届中国文化经济学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2021年12月23日15:15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为推动中国文化经济问题的研究和交流,12月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文化经济学术论坛于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轶作开幕致辞,邀请与会领导嘉宾共同探讨文化经济细分领域的各类问题,为推进文化经济学科发展,为国家文化经济决策和文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在会上,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就文物资源活化利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表示,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激发行业活力,其次要融入现代生活,规范市场的流通,第三是聚合科技力量,鼓励社会参与,最后还要创新传播,拓展交流合作,为推动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提升提质文化产业,创造文物活起来的中国样本和中国方案。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指出,随着疫情常态化,生活需要常态化,旅游也需要常态化,常态化的关键就是快、精、动。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黄隽梳理了全球艺术品市场20年的变化趋势,特别是从英国到美国再到中国的重心迁移,同时分享了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品金融市场,以及最近这些年学术研究的动向。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表示,知识服务包括两层意义,一个是阅读层面,包含碎片化阅读和其他方面的阅读,一个是服务层面,包含服务的融合、集成,以及内容直接驱动服务。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激活文化遗产,未来应发挥整合文博数字资源的国家优势,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积极发展文化遗产数字版权服务,探索数字文化新基建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指出,政策规划、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三种力量合力推动文化科技融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文化数据资产化、文化产业数字化和文化空间智能化“三化融合”,贯穿生产资料、生产过程、应用场景三个维度的体系化融合阶段。

随后,围绕中国文化经济这一主题,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贾旭东的主持下,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齐悦、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彭英柯等专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圆桌对话。

(责编:鲍聪颖、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