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21”发布
北京科技创新效率加速提升 科技创新发展指数15年间平均增长6.9%
2005-2020年首都创新效率变化图。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孟竹)12月21日,《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1)》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发布“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21”。数据显示,首都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攀高,科技自立自强稳步推进,2005年至2020年,首科指数总指数从60分增长至162.11分,整体增幅达170.18%,15年间,平均增长率为6.90%。
参考全球创新指数GII的分析思路,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也对北京既定的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的能力进行评估,即创新效率的高低。创新效率得分为创新绩效指数除以创新资源指数。
结果显示,2005年至2020年,首都创新效率指数整体呈现增长态势,虽然2009年略有回落,但从2010-2019年,创新效率再次快速提升。2020年,首都创新效率得分为1.70,说明1单位创新资源的投入,可以产出1.7单位的创新绩效。
值得关注的是,“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首都创新效率指数提高仅0.01分;但“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则提高了0.17分;到“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创新效率指数更是增长了0.19分。这一趋势说明北京创新效率正在加速提升,也就是说,在有限的创新资源供给下,随着北京市创新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创新环境的持续改善,北京科技创新产出绩效在加速提高。
报告显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要呈现四个特征:一是大量头部企业集聚,创新资源规模质量突出。2020年,北京拥有93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达到2.6万亿,占全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的43.3%。根据《财富》杂志统计,2021年,北京拥有60家世界500强企业,与世界其它城市相比,具有显著集聚优势。
二是制度创新不断突破,创新发展政策环境突出。2020年以来,北京紧抓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契机,加强制度创新、推动贸易、投资和人才流动自由化便利化,出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五新”行动方案,发布高精尖产业规划,不断完善政策举措,为创新主体提供了优越的创新环境。
三是科技引领转型升级,创新成果产出绩效突出。截至2020年末,北京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3.6万件,比上年增长18.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56件,比上年增加24件。新经济实现增加值1.36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8%,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整体来看,科技创新赋能经济发展效果显著,创新成果正在助推北京产业从“制造”向“创造”转型。
四是技术交易蓬勃发展,创新辐射带动能力突出。近年来,北京科技创新的辐射影响能力不断提升,技术交易生态体系建设持续呈现新气象。2020年,北京全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8.4万余项,成交额突破6300亿元,同比增长10.9%。输出津冀技术合同5000余项,成交额347.0亿元,增长22.7%。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也指出,北京作为我国科技资源最为丰厚的地区,具有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潜力,但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发展需求,依然任重而道远。当前,北京的科技、人才优势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创新发展的短板尚需进一步补足。为此,报告提出,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大胆创新,坚持首善标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不断探索走出新路子,建成制度创新高地,为各类创新主体创造更好科研生态、技术生态、产业生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