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十六区动态

北京海淀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全市45.9%

2021年12月17日08:36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12月17日电(李博)在12月16日举行的北京市海淀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海淀区发改委副主任王玉霞介绍,截至2021年10月底,海淀中小微企业总数达18.55万家,较年初增加1.57万家,吸纳就业人数约126万人。截至目前,海淀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7家,占全市(255家)45.9%;拥有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2家,占全市(388家)41.8%。

实际利用外资和出口额均居全市首位

2021年前三季度,海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46.8亿元,同比增长12.9%,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500亿元,增速在10%以上,年度增量达千亿元;两年平均增速为8.7%,超过2019年同期7.2%增长水平。

1-10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两年平均增长20.0%,预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100亿元;第三产业实现收入26747.6亿元,两年平均增长8.2%,其中第一大产业信息业预计全年可实现收入1.3万亿元,增长16%左右。

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超60亿美元,出口额突破1300亿元,均居全市首位。1-3季度,海淀地区生产总值两年平均增速高出北京3.4个百分点,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达24%,支撑首都发展作用彰显。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37%

今年以来,海淀紧抓“两区”建设机遇,大力引进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先后举行了8批99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前三季度,自贸区海淀组团新增工商注册企业数1569家,其中新增内资企业1514家、外资企业55家。

全面提升企业服务水平,支持企业不断增强要素聚集力和创新引领力。资本市场“海淀板块”持续扩容,融资能力不断增强;预计全年登陆资本市场企业将超2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达253家,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地级市(区)之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0604家,占全市37%,1-10月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实现总收入27231.8亿元,同比增长26.3%。

入库重点项目达670余个

今年以来,海淀区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积极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已挖掘项目约150个,带动社会投资约7亿元。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激励,部署推进6家驻区职务科技成果试点单位权属改革;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个科技成果赋权项目“增强现实用衍射波导器件”落地,中国农科院牧医所完成14项科技成果赋权协议签署。

为巢生实验室提供近3000平米创新空间,支持吸引14家优质机构入驻,中关村科学城培育“新生代”生物医药企业的全新阵地初步成形。1-10月,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达1652.3亿元,同比增长26.8%,两年平均增长23.8%。

搭建形成“促签约、促投产、已投产、促服务”四个一批重点项目库。截至目前,入库重点项目达670余个。创新平台项目进展顺利,国际氢能中心揭牌,中关村机器人创新中心入驻珞石机器人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重点产业空间项目有序推进,字节跳动中坤广场改造项目预计年底完工。

全年挖潜停车位5901个

前三季度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70082元,同比增长8.7%,预计全年可实现9.3万元。在生态环境方面,全年PM2.5平均浓度预计为35微克/立方米左右,将首次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在公共服务方面,全年提供就业岗位7万余个;完成“智慧卫生”“智慧医保”一期建设,全部区属社区机构实现在线分时段预约挂号;新增家庭养老照护床位13780张,社区养老服务驿站20家;年内开工建设政策性住房4585套,竣工8443套;全年扩增普惠性学前学位1530个,中小学学位4320个。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着重提升科学城北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水平,18个教育设施建设完成;稳步推进科学城南区存量更新,2021年第一批59.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预计年底前完成;打造小南庄社区滑梯、万寿路滨水公园等一批小微空间改造全市示范项目;完成了文慧园路、魏公村斜街等5项疏堵工程;全年挖潜停车位5901个。

2022年,海淀区将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循环,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好科技创新和发展环境构建,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统筹好增量拓展与存量更新,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统筹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释放更多发展红利;全面实现经济总量破万亿的历史性跨越。

(责编:孟竹、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