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

夏季游泳冬季上冰!国家游泳中心“水冰转换”创造多项世界首次

2021年11月13日09:09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11月13日电 (董兆瑞)它是世界上唯一的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均可运行的“双奥场馆”,也是世界上首个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奥运场馆。它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如今华丽变身为“冰立方”。日前,记者探访了这座可以“自由切换”的冬奥场馆,揭秘它多项“世界首个”荣耀背后的秘密。

“水冰转换”成就双奥场馆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场馆,承担了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水上比赛项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将承接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项目。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介绍,该场馆在2019年首次完成游泳池与冰场的转换,成为世界首座完成“水冰转换”的场馆,实现了“水立方”变为“冰立方”的华丽转身。同时,“冰立方”也将是冬奥会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冰壶场馆。

“国家游泳中心由‘水立方’改造成‘冰立方’后,比赛大厅将具备冰上赛事、水上赛事及大型商业活动的承办条件。”北京市国资公司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场馆运行团队后勤副主任杨奇勇介绍,“赛后,将在游泳季和冰上季之间不断切换,春夏秋三个季节将成为‘水立方’,用于水上运动;冬季则变身为‘冰立方’,用于开展冰上运动,这将成为奥运场馆可持续利用的典范。”

一副“骨架”撑起冰壶冰面

实现“水冰转换”,这背后依靠的是可转换结构体系以及可拆装制冰系统等技术的创新应用,需要在游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

中建一局“冰立方”项目经理刘军介绍,首先要把泳池里的水抽干,然后在泳池内搭设可转换架体。“搭架子”看似简单,但这套冰场可转换钢结构的设计考量和安装精度堪称精密。

如何保证冰面在稳定牢固的同时,还能达到冬奥会比赛要求?刘军告诉记者,秘密就藏在支撑冰面的可转换钢结构中。它由2600根3米高、2米长的薄壁H型钢搭建而成,每根梁柱装有柱脚,每个连接点装有可拆卸高强度螺丝,确保钢架坚固结实。

“架体搭设完毕后,施工团队进行了荷载试验,最终试验结果显示,每平方米增加1吨的荷载,钢结构的最大变形仅有1.6毫米,符合3毫米以内的设计要求。”刘军说。

一个“中枢”实现实时调节

如何保证比赛用冰不融化,观赛群众不寒冷,这涉及到本次场馆改造的一大难点——赛场温度分区控制。

国家游泳中心冰壶改造项目建筑负责人孙卫华介绍,改造后的场馆不仅增加了功能,更将实现智能升级。全新的群智能系统将有效监控比赛大厅的热湿环境和光环境的变化。“这个群智能系统就好比人的大脑神经中枢,根据场馆内环境的变化适时调节场馆内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以满足赛场需要。”孙卫华说。

同时,改造后的比赛大厅内,根据需要在不同的点位设置了传感设备,这些传感设备就像人的眼、耳、皮肤等感觉器官一样,感知着比赛大厅的温湿度、声光等环境的变化,并将这些数据及时反馈至“神经中枢”,场馆的群智能系统就会实际情况自动调节。

通过一列的举措,最终实现冰壶场馆比赛大厅确保任何热负荷条件下,冰壶赛道冰面温度达到-8.5℃,冰面以上1.5米处温度保持在10℃,相对湿度不超过30%,看台温度16℃至18℃,实现室内高大空间温度的分区调控,既满足了冰壶比赛环境的需要,又为观众营造了舒适的观赛环境。

据了解,上个月,“相约北京”国内冰壶测试活动和“相约北京·昆泰”2021年世界轮椅冰壶锦标赛相继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举办。国家游泳中心冬奥改造项目顺利通过赛事验收,为迎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做好了准备。(北京市重大项目办供图)

(责编:池梦蕊、郭亚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