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技结合、有奖有罚 通州杨庄街道垃圾分类无人值守模式显成效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通州区杨庄街道广通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都是街道的“标杆”。今年5月,作为街道示范点位之一,该社区启动垃圾分类无人值守新模式,成效显著。
垃圾分类怎么做?
机制1:人技结合 提高分类准确率
广通社区设有4个垃圾分类投放点,1个是24小时全天候开放,3个是早上7点到9点、晚上6点到8点高峰时段开放。
每个投放点都安装了感应音响、仓外摄像头和仓内摄像头。一方面,通过感应音响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逐渐养成居民将垃圾分类作为生活常识的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安装在垃圾分类投放点上的摄像头,实现全天实时监控,还能进行行为抓拍、分类质量抓拍,记录垃圾分类投放全过程。
在社区生活垃圾分类驿站,物业安排工作人员作为“分类管家”全时盯守,通过观察分析无人值守模式下居民自行分类的情况,更好地了解居民的投放习惯,对垃圾投放不准确的行为进行劝导和记录,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居民加强宣传引导,使垃圾分类的管理快速见效、持续有效。
机制2:有惩有罚 执法人员上门“教育”
安装仓外、仓内摄像头,也为工作人员开展提醒、劝阻等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如果居民未按要求投放垃圾,‘分类管家’会通过话筒提醒其现场分好类再投放,若一人存在多次分类错误的行为,‘分类管家’会通过视频记录下其相关信息。”广通社区工作人员彭鹏介绍,街道执法队根据信息找到多次错误投放的居民,上门提醒,前两次会出具告知书、口头教育,第三次则会进行现金罚款。
机制3:张贴红榜 积分排名前30名上榜
社区内早晚高峰时段对外开放的3个垃圾投放点,有物业工作人员值守,厨余垃圾分类合格的居民可获得1分的积分奖励,一天可积分两次。社区联合物业每季度开展一次积分兑换活动,居民可凭积分兑换面、油、牙膏、香皂等生活用品。
为督促居民向“先进”看齐,主动提高垃圾分类准确率,社区在公告栏设置“垃圾分类积分标兵榜”,定期将积分排名前30位的居民“张榜公示”,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垃圾分类有哪些成效?
成效1:居民自主分类意识更高
居民王女士表示:“自从社区实行垃圾分类无人值守模式以来,我就告诉自己要在源头做好分类,不能再有依靠他人的心理。之前投放点有志愿者指导,难免有“懈怠、指望”的想法,觉得分得不对还有人帮忙挑出来,现在都是视频监控,分错了被视频拍下来,不仅给工作人员添麻烦,还挺没面子,得不偿失。”
居民李先生表示:“垃圾分类,人人有责。我们社区现在桶站旁无人值守这种模式挺好,在无人监督、督促的情况下做好垃圾分类,才是真的将垃圾分类意识刻在骨子里。自己从家里做好垃圾分类,虽然是有点“小麻烦”,但给工作人员、给我们国家的环境却省去了“大麻烦”,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成效2:分类经验全区推广
广通社区2020年获评北京市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今年6月,通州区监督检查组通过高峰投放期暗访,结合定点视频拍摄的方式,对通州区市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居民自主分类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居民自主分类检查标准:值守人员在桶站前协助居民分类、二次分拣等非源头分类的情况,均判定为不合格;源头分类且合规投放,记为合格。
经统计,广通社区自主分类合格率达到 84.62%,在抽查的9个重点小区中排名第一,分类经验值得全区借鉴和推广。
成效3:20项合格率均为100%
7月,区监督检查组对通州区市级示范小区垃圾分类开展情况进行抽查,广通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较好,其中抽查的值守率、容器设置合格、公示牌合格、建设达标、收运合同、收运车辆、自主分类7大项20小项内容,合格率均为100%。
为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居民认同并践行的良好“新时尚”,接下来,杨庄街道将从3方面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推动形成居民自主分类投放长效机制,逐渐完善“人技结合”的运转方式;常态化开展城管执法进社区,进一步强化居民法治意识、责任意识;高品质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生活垃圾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系统”,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和全品类计量,切实提高生活垃圾减量率和厨余分出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