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蚯蚓“消化” 妙峰山厨余垃圾不出镇

2020年06月04日08:48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靠蚯蚓“消化” 妙峰山厨余垃圾不出镇

  蚯蚓养殖场每天消纳全镇近1.5吨厨余垃圾。本报记者 王海欣摄

  本报讯(记者 张骜 通讯员 屈雪峰)每日厨余垃圾近1.5吨,每月近30吨,门头沟区妙峰山镇通过蚯蚓养殖实现全镇厨余垃圾不出镇、不落地。不仅如此,转化为蚯蚓饲料的厨余垃圾还成了有机肥生产的主要材料。

  这座不大的蚯蚓养殖场位于妙峰山镇陈家庄村北侧的一处废弃采石场内。虽然只有5亩地,土垄足足32个,每条高0.5米,宽1.2米,表面水管不停向土垄滴水。负责维护的陈志庚一锄下去,翻起土垄一角,十几只红色蚯蚓便露出来。老陈随手叉起饲料播撒在土垄中,蚯蚓顺势向里钻。

  “这些饲料就是由秸秆和厨余垃圾粉碎物经过发酵而成的,红蚯蚓特别喜欢,再过一个多月就能养得又肥又大。”陈家庄村党委书记,同时也是蚯蚓养殖场负责人陈小年说。

  土垄尽头,记者看到了两座容积约为30立方米的发酵池,一辆环卫车正向里倾倒前一天妙峰山镇全镇的厨余垃圾。别看足有1吨多,倒进去连三分之一个池子都没有覆盖。一旁的陈志庚立刻添加秸秆,随后用塑料布盖住发酵池。

  陈小年告诉记者,2017年刚建养殖场的时候,目的主要是帮助低收入户增收。这种引自日本的大平一号蚯蚓,本身出售价格就不低,其消化厨余垃圾产生的有机肥每年利润也能达到十余万元。目前,仅靠出售有机肥,已帮助该村四户低收入户成功脱低。

  “一开始,蚯蚓饲料里的主要成分是秸秆,还有极少量的烂水果和菜叶。消纳垃圾的量很有限,仅仅限于本村。”陈小年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拌有烂水果、菜叶的饲料比单纯用秸秆发酵的效果好不少,土垄下的红蚯蚓个个肥。”为了搞清其中的门道,他特意向农业专家请教,得知厨余垃圾和秸秆掺在一起的饲料对于蚯蚓来说更加“可口”,营养价值也高。

  慢慢地,陈家庄村利用厨余垃圾养殖蚯蚓的名声在妙峰山镇传开了,蚯蚓养殖场面积不断扩大。今年5月1日,随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蚯蚓养殖场正式担负起了全镇17个村的厨余垃圾收集、消纳工作。

  现在,每天上午,环卫车辆都会将全镇的厨余垃圾送到这里,今年底前,蚯蚓养殖场的规模能够进一步扩大,一方面能保持住全村脱低的成果,一方面也能为全区的厨余垃圾消纳再尽一份力。“希望我们村的做法能够给大家一个启示,让垃圾分类主动起来,高效起来,有价值起来。”陈小年说。

(责编:池梦蕊、鲍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