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政
位于亦庄的SMC中国公司启动元件生产车间,黄色的AGV自动搬运车闪着绿色运行灯穿梭在生产线之间,零配件被准确无误地送到工位;数控机床上,上料器自动搬运、码放、输送……原本由人工完成的工作,被机器人、机械臂等装置替代。
突发疫情催生智造升级,也带动着生产线全面复产、全力追产。最新数据显示,经开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4月产值同比增长6.8%。至此,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增长全面“转正”,经济运行正摆脱疫情影响,加速向年度经济发展目标前进。
拓市场:智能制造寻找新机遇
“这项停机故障最近出现频率比较高,需要重点研讨分析改进,压减停机率。”SMC制造技术课课长许建柱在办公室调出智能化系统显示屏,琢磨着提升生产效率的对策。而这套智能化系统,正是技术团队在疫情期间推广应用的。
用在口罩生产设备上的气动元件设备订单量大增,SMC加大生产的同时,生产设备故障率也有所上升。于是,团队启用了智能化系统进行实时监测,针对频发故障制定优化设备方案,保障设备正常生产。如今,智能化系统已经从最初试点的几台生产设备,扩展到数十条生产线,真正降低了故障率、提升了生产效率。
效率的提升没多久就反映到数据上。4月,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产值同比增长6.8%。
疫情发生后,经开区营商合作局立即组织召开工业生产关键零配件供需对接会,促成智能装备制造企业SMC中国有限公司与9家企业达成合作,销售渠道一下子打开了。这样一来,生产供应不仅没有受到疫情影响,一季度整体订单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两倍。
解难题:打通原料进口运输通道
“五一”刚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厂区迎来了从首都国际机场转运来的医药原料。副总裁宋科龙感慨:在多个政府部门连轴转地帮助下,拜耳医药利用空运方式解决了原料运输难题,使得企业的医药产品生产明显加速。3月的产值明显高于2月产值,同比增长了18%。
疫情之下,生物医药产业中外资企业普遍遇到的原料进口运输难题,亟待多方协调打通运输通道,助力企业正常生产。
“没有什么巧妙的办法,只能挨家走访企业,了解遇到的困难并协调解决。”经开区营商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说,疫情发生后,为各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安排了“企业服务管家”,每天通过接待企业来访、走访企业等方式,协调多部门推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这些法子很快见效。1至2月,亦庄生物医药产业产值为67.9亿元,同比增速为-11.3%;但1至3月产值则达到122亿元,同比增长5%。31天实现的产值接近前两月产值之和的七成多,也让产值增长由负转正。
新目标:加速追产全面释放产能
到了4月,北京奔驰的产值创下历史新高。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仅北京奔驰GLC这一款产品,4月销量就达到43000多辆,远远超过了往年同期的销量,还在全国豪华中型SUV市场成为销量冠军。
复产之后的目标是满产,满产之后的目标则是追产。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形势持续向好,企业复产满产之后,针对企业追回产能的普遍诉求, 经开区“稳促12条”落地,为企业追产铺平了道路。
以北京奔驰为龙头的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开启了“追产”模式。整个产业产值在一季度还是负增长,4月同比增长了16.9%,产值增长实现了“转负为正”。
“2月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只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增长,一季度生物技术与大健康产业产值增长率先转负为正,4月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增长全面转负为正。”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形势向好,基于区内企业全面实现满产,经开区正施行系列扶持政策举措,助力企业产能得以全面释放,加速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