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2日电“塑料瓶、罐头属于可回收垃圾,废旧电池、过期药物是有害垃圾,大家记着可别扔错了!”近日,方庄地区芳群园三区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社区居民王正仪作为志愿者,在现场为其他居民讲解着分类知识。
随着北京市垃圾分类新规的正式实施,王正仪的家里也有了新的变化。“过去只是把能回收的垃圾分离出来,让保洁员取走回收,其它垃圾和厨余垃圾都一股脑儿装在袋子里,扔到楼下的垃圾车。”王政仪说,“现在,家里一共三个小桶,放在厨房的一面墙边,墙上用彩纸贴上‘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扔垃圾的时候辨识度高,时刻提醒自己记得分类。遇到大件可回收垃圾时,就放在一个纸箱子里,然后集中送到社区指定投放处。”
自从《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条例》实施后,王正仪在家里又有了个新身份:垃圾分类“指导员”,爱人有不清楚的就会随时问她,“老王,鸡蛋壳应该放哪?”“老王,你看我这样放对了么?”……问得多了,王正仪对垃圾分类知识也熟练起来,有空的时候就会在邻里群里交流经验,出几个问题考考大家,还把自己制作的分类标识牌拍照发在群里,供其他人参考。
“垃圾分类关系着可持续发展,是一件利国利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好事,每个人都应该以‘首善之区’的责任担当,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为家园做贡献!”王正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