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贾晓宏)“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就会明显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建议,加强癌症早诊早治临床从业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促进癌症筛查项目的国家信息管理平台与地方平台互联互通,健全数据共享机制。
季加孚说,我国高度重视癌症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的管理与科学研究,这对于提高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具有深远意义,早诊早治积累的数据以及生物样本将为我国制定精准的癌症预防策略提供基线数据支持。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共有26个省级行政区启动了癌症筛查项目,每年临床筛查量巨大,多数都在基层医院进行。
季加孚注意到,尽管我国制定了统一的临床筛查技术方案,但由于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客观上存在着差异,有可能会影响到癌症筛查项目的实施效果。为此,他建议,建立省级癌症早诊早治临床技术规范化指导单位,提高惠民癌症筛查项目的实施效果。
季加孚说,目前筛查后的数据会进入地方癌症筛查信息平台,这些平台要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避免产生数据孤岛。应允许地方平台数据直接导入国家平台,避免重复管理上报;成立国家筛查大数据平台专家委员会,建立规范可行的数据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