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 通州市民生活渐回正轨

2020年05月19日18:09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北京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已有半个多月,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通州市民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打车的人越来越多、快递又可以进小区送货、出门享受户外健身乐趣……生活的便利重回居民身边;随手喷洒84为车辆消毒的司机、注意保持安全距离的运动者、去医院自觉佩戴口罩的患者……卫生防护也成了大家的一种习惯。

打车客人明显增多

北京新通惠捷区域电动小客车出租有限公司的司机师傅侯中桂感觉,从五一开始,打车的客人明显增多,路上的出租车也越来越多。“疫情期间打车的人太少,一天的份钱都拉不够。很多司机也不敢出车。”侯师傅说防控等级下调后,乘客敢坐车,司机敢拉活了。

在挣钱的同时,侯师傅的防控意识一点都没放松。拉活空闲时,他会把车停一边,用自己配置的84消毒液,对车里以及车外把手等位置进行喷洒,先是关上车窗,接单后再开着窗去接乘客,“到地方正好消毒液味也散得差不多了,给乘客和自己一个安全的乘坐环境。”记者发现在驾驶过程中,侯师傅会将司机位置的窗户摇下来一点,保持空气流通。他手边的置物盒里放着免洗的消毒洗手液,不仅如此,他每天还多预备一个口罩,上午一个,下午再换一个。“这次疫情,我还真养成了好的卫生习惯。作为服务行业从业者的一员,防控常态化要落实到工作每一步,为乘客好,也为自己好。”侯师傅说。

医院门诊逐渐恢复

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名医堂5月18日正式开诊的消息让家住新华联家园南区的董小平很开心。在该名医堂试运行阶段,她挂号看过腿肿、腿疼,觉得治疗效果很好。后来因为疫情,医院门诊进行了调整,她也不敢轻易去医院,治疗就停了下来。

“听说名医堂要恢复开诊,我赶紧挂号,找专家再继续治。”董小平说,防控等级下调后,她去医院开过药,进门量体温,扫健康码,所有患者自觉佩戴口罩,这些都让她觉得就医过程十分安心。医院防控措施不放松的情况下,很多门诊、检查都逐渐恢复正常,她觉得又回到疫情发生前就医的状态了。

市民夜跑重新启动

“我从五一开始重新启动夜跑。”家住运河附近的杨洋说4月30日防控等级下调后,他当天晚上就戴着口罩到运河边打探情况,发现有不少戴着口罩跑步的人。这些人在没人的地方把口罩推上去,有人路过会立刻拉下来。看到跑友们开始出动后,杨洋也决定恢复自己的运动习惯了。“我还特意上网查了防控等级下调后,室外需不需要戴口罩。”看到专家解释,户外活动原则上可不戴口罩后,他心里踏实许多。

现在他每晚9时30分开始夜跑,出家门坐电梯时,严格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室外运动前,他会将口罩妥善保存,享受汗流浃背的感觉。运动过程中,杨洋在迎面相遇和背后追赶时会调整路线,与其他跑友保持安全距离,“别人遇见我也会主动拉开距离,大家都挺自觉”,每晚自由呼吸的运动为他带来的是身心放松。

快递又能送货上门

负责临河里片区的中通快递员刘立军对于防控等级下调后送快递的变化感受颇深。疫情发生前,他可以选择送货到买家家门口或者放入快递柜,一般半小时就能送完一个小区。疫情期间,各社区封闭管理,防控等级为一级时,他要打电话挨个通知,在小区外“摆摊”等着买家取货,时间比原来增加了3倍。而且因为疫情,大家都响应号召尽量少出门、不出门,网购成了主要购买方式,快递量大幅增加,“我电话费每月都比以前多花五六百块。”刘立军说。

防控等级下调,社区在大门处的红外线体温监测仪并没有撤销,仍然保持全天候值守。居民进出仍需要带出入证。唯一的变化是没带证也可以进社区了,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确认健康码即可进入。快递员们也可以扫码进小区,这让刘立军觉得省事多了。

同样觉得省事的还有买家。家住运河湾小区的王桂玲疫情期间为了更好地防护,她每次取快递都戴一次性手套,可经常是这个快递刚拿回家,另一个快递也到了,还要再出门。摘掉的一次性手套也没法再用,只能换新的,有时一天得用5副手套。

防控等级下调后,第一次听到快递敲门,她还吓一跳。“疫情期间不让聚集,我们家很久没有外人来了,猛地听到敲门声我还一愣。”从门镜看到是快递员后,她才敢打开门,“现在买整箱水、米面等沉的东西也不用考虑要自己搬运了,跟以前一样,快递员能送货上门,方便又回来了”。

(责编:尹星云、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