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劳动者之歌

童朝晖: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挑起重担

2020年04月26日09:15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17年前的童朝晖临危受命,担任医院SARS病房主任;17年后,他再次披挂上阵,请缨上前线、战新冠。他以中央赴湖北指导组专家组成员的身份前往武汉,和专家组成员一起,负责指导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等六家医院的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他说:“医生的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的一种使命感,见了病人就要救;第二我们呼吸专业的特点就是这样,面对呼吸系统传染病,我们无形中就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也应该挑起重担。”这就是他的家国情怀。

践行初心使命,勇挑抗击疫情重担

作为党员专家,每当国家有需要,童朝晖总是冲在最前线。2003年SARS时,童朝晖38岁。当时,他刚刚从德国学成回国不久。他回忆说:“当年也是没想那么多,那会儿还不知道SARS是咋回事,不像现在还有点经验,那会儿就是往上冲。”他承担了北京市SARS主检医师的任务,每天奔波于北京各大医院之间,对临床观察的患者进行筛查分检。4月,他成为SARS定点医院的病区主任,创下了百余SARS患者无一例死亡的战绩。近年,他所在的团队连续创下了几个第一:2008年发现了北京市第1例H5N1禽流感患者,2013年诊治了北京市第1例H7H9患者,2019年8月发现并救治成功北京市第1例H5N6禽流感患者,2019年11月诊断救治近110年以来北京市首次出现两例输入型肺鼠疫患者,无一例医务人员和患者感染,守护了首都人民的健康。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国家卫健委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于2020年1月18日即奔赴武汉,目前仍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负责多家定点医院重症患者的救治指导工作,经常奔波于黄冈、黄石、鄂州、孝感等地指导危重症患者救治。每天投身一线在隔离病房及ICU夜以继日地指导重症患者的救治,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树立了战胜疫情的信心。

优化诊疗方案,科学指导防控疫情

在完成一线救治指导工作的同时,童朝晖还及时总结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救治提供优化诊疗流程、方案,给湖北省各级医院、支援的医疗队及全国医务人员诊治新冠肺炎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并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提示。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变化情况,他与专家组给有关部门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资源配置等建议。在临床上探索了激素,免疫治疗,呼吸支持包括体外膜肺技术(ECMO)等治疗方案在新冠肺炎中的作用。通过对病情的分析和经验总结,他与专家组很快探明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制定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方法,结合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经验以及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症和危重型的诊疗方案、呼吸治疗流程,规范同行的诊疗行为。提出“关口前移、积极救治”,相关方案写入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五、六版、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制定重症、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原则及流程,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相关文件下发。结合患者临床特点及专家组临床经验,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制定新冠肺炎的药物治疗建议。总结重症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关注高龄、有基础疾病患者。密切关注轻、普通型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预警指标及相应的治疗原则。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延迟插管现象,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气管插管的流程及注意事项。提出了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重症医学需求,以解决新冠肺炎期间医疗资源显著匮乏问题。童朝晖对疫情防控的科学指导和合理建议挽救了大量重症患者的生命,降低了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对疫情的控制起到巨大帮助。

人物简介

童朝晖,男,1965年4月出生,籍贯湖北黄冈,博士研究生。1984年4月入党,北京朝阳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全国知名呼吸危重症专家。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第十届中国医师奖、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入选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等科研课题10余项。

(责编: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