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西服企业转产记

2020年03月13日08:30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老牌西服企业转产记

  依文集团的员工在生产防护服。本报记者 张楠摄

  本报记者 张楠

  疫情防控期间,丰台区一家25年的老牌服装企业火线转型,如今已可日产“消毒级”防护服8000至1万件、日产隔离衣1万件,以后还可日产口罩5万至10万个,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可生产“无菌级”防护服的企业。

  老牌服装企业转产医用防护服,看似简单,其实不易。

  “我们有制衣的经验”

  春节前,疫情危急,医用防护服、口罩等物资紧张,丰台区市场监管局立刻开始在辖区范围内展开了摸排。

  经过排查,在辖区范围内发现了三四处符合条件、可以改造成生产车间的场地。“有个药品生产企业刚刚建成了一处生产车间,正好可以改造成能够制造医用防护服的无菌净化车间。”这一发现,让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兴奋不已。

  解决了最让人挠头的场地问题,那谁来生产防护服呢?这时,老牌服装企业依文集团主动提出:“我们有制衣的经验,有熟练的制衣工人,我们想为战‘疫’做点什么,让企业转产生产防护服吧!”企业一召唤,200余名工人争相报名,申请返回工作岗位:“不给钱都行,我们愿意出力。”

  地儿有了,人有了,缝纫机、压条机等设备也买回来了,双方一拍即合。依文集团的防护服扩能项目被列入了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制定的扩能改造方案。

  为了让企业在短时间内尽快拿到注册和生产双重许可资质,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开辟绿色通道,提前介入全程跟进。“2月19日,得知企业要来办理生产许可证,我们一直在局里等到晚上9点多。原本平时需要22个工作日才能办完的生产许可证,当晚只花了1个多小时就办下来了。”医疗器械科科长杨志刚说。

  拿到生产许可证,依文集团就可以正式生产防护服了,一切似乎都很顺利。“更难更严的还在后头呢。”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赵冬梅提醒。

  “完全不一样,太难了”

  依文集团创立于1994年,曾参与过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等大型活动服装的定制任务。对于做防护服,依文集团CEO刘学锋原本并没觉得有多难:“前期先了解了一下,感觉生产防护服的工序似乎很简单,几片布缝上就行,从工艺上来看,远没有做西服复杂。”

  但等到真正开始生产时,刘学锋才意识到:“和生产服装完全不一样,太难了。”

  工人要穿着全套防护服,经过多道消毒环节,才可以进入车间进行工作。防护服密不透气,穿一会儿就浑身难受。工人也不理解,缝件衣服而已,为什么还要穿防护服?刘学锋一遍一遍地给工人们解释:这些防护服是要交给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必须在严格消毒的环境下生产。慢慢地,工人们理解了、认同了,默默忍受着身体上的不适,加班加点地赶制。

  防护服生产出来了,工人们便直接把成包成箱的防护服随意堆放在车间的空地上。杨志刚带着队员们来检查,简直哭笑不得,防护服哪儿能这么随便堆放?改!

  车间怎么划分区域、标签上的说明书怎么写、记录文本如何填,原本以为很简单的小事,但做起来样样都和过去生产服装的流程截然不同。“当时觉得,造个防护服怎么这么难,处处受监管。但事后再一想,如果没有这样严格的监管,反而会觉得不放心、不踏实。”刘学锋对严格的监管越来越认可了。

  流程合规 质量合格

  3月9日下午3点,杨志刚又来到依文集团,对生产流程进行检查。

  “现在,我们每天可以生产‘消毒级’防护服8000至1万件,同时可日产隔离衣1万件。还有两条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线,正在进行产品检测,预计可日产口罩5万至10万个。”刘学锋自己已经“转型”,对企业的生产底数烂熟于心。刘学锋说,依文集团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可生产“无菌级”防护服的企业,已经能生产出高级版的“无菌级”防护服了,而且很快就可量产。

  服装企业生产的防护服质量如何?丰台区市场监管局表示,经过执法人员的现场检查,依文集团的生产流程和环节都符合要求,目前生产出的防护服经相关机构检测,全部符合标准。

(责编:池梦蕊、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