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用爱为老人筑起疫情“防火墙”

2020年03月04日13:52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3月4日电(池梦蕊)提供24小时在线的养老服务监督电话;为老人提供代购、代办、代送服务,确保特殊时期居家养老服务不断档;对辖区养老机构、有托养老人驿站实行封闭管理……疫情防控期间,东城区整合各项服务资源,建立周密细致的防控机制、精准的疫情报告机制以及电话问询和实地暗访等机制,为全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多项安全周到体贴的养老服务。

四方面加大老人关爱力度

“暂停接收新入住老年人;暂停接待走访慰问、探视咨询、参观考察的外来人员;暂停院内老年人离院外出;暂停送餐、快递、送药人员入院;暂停不必要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疫情防控期间,东城区民政局对养老机构提出的“五个暂停”要求。1月27日零时起,东城区养老机构开始实行封闭管理。截至3月2日,全区养老服务机构在院老人733人,住院治疗老人15名,离院回家老人30名。

东城区民政局养老科科长刘丽鑫向记者介绍,封闭管理期间,东城区从四方面加大对老人关爱的力度,并提供24小时在线的养老服务监督电话64006265-6。在生活上,加强老人营养配餐,合理膳食,增强自身防护能力。每天做好院内消杀、通风,每日至少两次为老人测量体温;在心理上,密切关注老人情绪变化,通过微信、电话保持与家属联系,减少焦虑,通过为老人读报纸、讲笑话、做游戏等方式调解老人心情;在就医上,减少老人院外就医风险,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紧密对接,实现“一对一”远程指导、送医上门等服务;在物资上,充分保障养老机构口罩、消毒片等防护物资充足,到目前共为养老机构分批次配发近2.5万只口罩,3万片消毒片、21副护目镜、21个测温枪、297双外科医用手套等防护物资。

同时,对养老机构“两返人员”从严管理(返院员工和返院老人)。要求每个养老院至少设有一间隔离房间,对于春节前离院老人返院实行双隔离(居家14天,回院14天),对于因病临时就医老人返院,须院内隔离观察14天,从严做好隔离措施。员工返京后一律在机构外隔离14天做好体温检测记录,再回养老院。截至目前,东城区养老机构返京员工共有36人,22人已结束隔离观察返回工作岗位。

“3米线”构建探视老人新方式

自1月24日实行封闭管理以来,东直门街道养老照料中心严格按照“五个暂停”的要求执行,把出入管理工作作为疫情防控环节的重中之重。

吴汉宏院长介绍说,“我们是一家开在社区内的养老院,共有房间18间、床位50张。疫情防控期间在院老人36位、离院老人8位。由于我们照料中心的老人大多数都是周边社区的,离得近,家属们平时都是没事儿就过来看看老人。”

“我在这边挺好的,你们不用担心我!”吕大爷(化名)戴着口罩、帽子,穿戴整齐地坐在藤椅上,让站在院门口的家属放心。

原来,这是为了解决疫情防控期间老人和家属之间相互挂念的问题,吴院长做主在院内设置了一条“3米线”。记者来到照料中心的后院,发现在院门往里3米左右的位置整齐摆放了一排竹藤椅。院内的老人们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可以让社工陪着坐在这儿和门外的家属见一面、聊聊天。这样一来,既缓解了老人们不能见到子女的焦虑情绪,也能让门外的家属看到老人的状态,从而放宽心。

“您把东西放在这里吧,消完毒我就给送进去。”因为担心疫情防控期间老人在这里吃不好,张奶奶的孩子们来探望老人时会带一些点心和水果。“3米线”是东直门照料中心的阵地线,必须严防死守。老人、家属不能越线,就由社工们代为转送。食物先要在专门区域进行消毒,静置三十分钟后,去掉外包装才能拿回去给老人。

让老人安心,让家属放心,这既是东直门街道养老照料中心所有工作人员的责任,也是他们必须达成的使命。

缓解老人紧张情绪有妙招

东城区民政局印发了《致东城区养老机构全体人员的心里话》,鼓励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把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北京市东城区汇晨老年公寓第一时间成立防疫工作小组,从封闭管理、离京人员、消毒隔离、物资保障等方面布置任务,每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总结和上报。

自1月25日实施封闭管理以来,由于担心老人们思念亲人又不能相见会影响到身体健康,老年公寓的社工们想到很多妙招。

“张奶奶,您这围巾织的真好看,给谁织的呀?”社工田茂贤在查房的时候看见张奶奶在织围巾,便和奶奶开起了玩笑。“哈尔滨冷,给我女儿们织的。等疫情过去了,我要拿给她们。”张奶奶笑呵呵地回答。

封闭管理后,由于家属不能来公寓探视,张奶奶只能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和家人视频聊天。今年96岁的张奶奶由于耳背,视频时听不清楚,每次只能让护理人员在耳边转述家人的挂念。担心长此以往张奶奶会情绪低落,田茂贤每天都会去房间陪奶奶聊天。

聊天期间,张奶奶说到自己年轻的时候很会织毛衣,还经常念叨着对女儿们的担心。田茂贤灵机一动,何不鼓励张奶奶重拾旧业,给女儿们织条围巾呢?想法一出,立即得到了汇晨老年公寓社工们的响应。大家翻箱倒柜地找出了毛衣针,买来了毛线。

现在张奶奶的生活一下子丰富了起来,每天除了和家里人报平安,还在保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对院内老人开展一对一教学。“这一针怎么织、哪一针走错了位置,张奶奶一看就能发现问题。”田茂贤介绍说。现在就只等春暖花开日,张奶奶可以把自己亲手织的围巾交到女儿手上。

隔离不隔爱 为孝心定制服务

在刚开始准备实行封闭管理时,担心家属会产生不满情绪,汇晨老年公寓的90后护理长霍腾飞就着手和家属进行沟通了。“每天打很多电话,跟大家解释,希望能消除她们对封院这项举措的顾虑。大家的诉求都不一样,但目的都是希望老人的健康能有保障。”

“9:00前,进行房间卫生清洁;早7:30/晚18:30,为老人洗漱护理;每晚进行洗脚护理;一日三餐进行用餐护理(上午10点牛奶加餐、下午3点酸奶和水果加餐)并记录每日出入量;每2小时进行一次生命体征监测??????”

这是霍腾飞给陈奶奶(化名)的家属列的一份护理工作计划表。陈奶奶身体不太好,全年卧床,吃饭、喝水都容易被呛到。在疫情发生前,她的三个女儿每天都轮流来照料老人。老年公寓开始实行封闭管理后,她们担心公寓里的护工会因为嫌麻烦而让母亲受到委屈,为此还特意向上级部门投诉反映。

“其实能理解她们的想法,我们也要努力让她们在这个特殊时期对我们放心。”霍腾飞和记者说道。在仔细考虑了家属的顾虑后,她提出了列护理计划表的想法。结合陈奶奶的身体情况以及面临的吃饭、喝水容易被呛到、吃饭慢等一系列问题,霍腾飞详细地列了一份护理工作计划表发给家属,同时请她们在计划表中添加自己没有考虑到的项目。

每天在繁忙的护理工作结束后,霍腾飞会主动让老人和家属视频,让她们能够看到老人的状态。时间久了,看到母亲气色越来越好,陈奶奶的女儿们也渐渐认可了公寓封闭管理的做法,还特意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霍腾飞对母亲的悉心照料。

“我不觉得有什么,都是我们该做的。”这位90后的护理长用实际行动扛起照顾老人的责任,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与尊重。

封闭期间,医疗服务有保障

封闭管理期间如何解决院内老人的身体保健问题?据记者了解,目前东城区19 家养老机构已与53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7名医生实现对接,实现社区医生的一对一医疗指导服务。对于身体出现轻微不适以及长期用药的老人,社区医生会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了解情况,老人可由社工代为取药,并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除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养老机构和区内老年病医院——隆福医院的合作在封闭管理期间也功不可没。隆福医院在北京市东城区汇晨老年公寓内开设了隆福医院北苑分院。目前一层、四层为隆福医院门诊和住院部,二、三层为老年公寓。封闭管理期间,隆福医院北苑分院暂停对外营业,专门为老年公寓内的老人提供医疗保障。

谢奶奶长期在公寓居住,近日出现了精神欠佳,食欲下降的问题。为此女儿特意从国外回来探望,但因封闭管理无法进入公寓内,只能又返回国外。由于谢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老年公寓便请隆福医院北苑分院的医生为谢奶奶检查身体,这才发现奶奶患上了胆囊炎。考虑到特殊时期去医院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症状,而且对奶奶的照顾也会不方便,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员在和家属沟通后,为谢奶奶在四楼办理了住院。因谢奶奶之前有过多次脑梗,又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现在病情极不稳定,女儿在国外忧心忡忡,公寓的护理人员便每天通过微信把老人的照片和治疗情况告知家属。

“请您放心,奶奶和护理人员的事情我们来安排。”这都是护理人员和谢奶奶女儿沟通的日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汇晨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员身体力行,用责任和担当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疫情防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东城区各大养老机构把院内老人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以保障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情感需求为己任,严格落实封闭管理工作,落实排查劝返、物品代接转送、物资采买分发、院内卫生保健等防控举措,为院内老人筑起了一面疫情“防火墙”。   

(责编:池梦蕊、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