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2月18日电(董兆瑞) 今天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据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区长孙硕介绍,西城区对全区1300多个小区、1.1万多处平房院落、48.9万余户居民,进行全覆盖排查,对具备封闭管理条件的小区做到“应封尽封”,特别针对116个无物业小区、平房院落,制定了专项工作措施,确保管控到位无盲区。
家庭医生团队助力街道社区联防联控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区长孙硕介绍,街道社区在联防联控方面,根据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研究制定了任务分解方案,细化29条具体举措。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抽调3269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发布《关于激励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力量的若干措施》,牢牢守住西城15个街道、259个社区这道防线。
一是对居民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按照“四个对接”,即社区居委会对接居民群众、街道职能部门对接社会单位、公安和文旅部门对接辖区宾馆和酒店,区相关主管部门对接金融、科技、商业、餐饮、园林市政、环卫、建筑施工、物流快递、物业服务及保安行业领域,对全区1300多个小区、1.1万多处平房院落、48.9万余户居民,进行全覆盖排查,对具备封闭管理条件的小区做到“应封尽封”,特别针对116个无物业小区、平房院落,制定了专项工作措施,确保管控到位无盲区。利用“西城家园”“京心相助”“红墙卫士”等大数据平台,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加强对出租房屋管理和流动人口排查力度,建立未返京湖北武汉人员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早发现、早防控。
孙硕介绍,1月30日,群众工作大数据平台“西城家园”紧急开发上线了“新冠疫情微服务”功能栏目,通过防护手册、疫情辟谣、同程查询、行程登记等功能服务,切实解决群众信息获取渠道乱、信息真伪辨别难、一线人员填报数据多、现场纸质填报交叉感染风险等问题。目前“西城家园”用户总数达到28.1万个家庭用户。截至昨天,“西城家园”疫情辟谣收录信息325条。259个社区共发公告1.6万条,阅读数达88.1万人次,点赞数达19.5万人次,回复数达4.7万条。
二是严格落实隔离医学观察。积极推进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共设置12个集中观察点,按照密接者和高风险人员、离京返京人员、医务人员等不同群体类型,组建专家团队,精细分类管理,本着能集中尽集中的要求,推进密接者和高风险人员集中隔离。1月18日,全区处于观察期内的密接191人,其中实现集中隔离医院观察达到178人,集中隔离率93.2%。
制定并细化社区加强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1项工作措施,建立居家隔离对象健康管理台账和“一户一册”暖心服务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社区工作者等对接居家隔离对象,坚持每日进行随访,为他们提供送餐、代购等基本生活服务保障。同时,发挥平安医院、社区心理关爱工作室作用,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远程医疗咨询和心理疏导。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由专人负责清理转运。
三是做好各类人群生活服务。实施“一帮一”结对关爱帮扶,对于因家人感染或需医学观察导致无人照料的儿童和老人,以及困难群体,实施专门救助工作。试点送菜车直接进社区,通过微信等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线上下单、线下配送上门服务,让居民在疫情期间也能吃上新鲜蔬菜。为特困、失能老人免费提供“公益蔬菜”。
四是发挥好家庭医生作用。全区共组建了271支专科-全科家庭医生团队,建设了154个以优秀全科医生命名的家庭医生工作室。西城区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率为94.84%。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全面落实“四个一”服务。家庭医生团队与社区居委会无缝对接,以健康网格为单元,通过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使社区居民获得健康指导和专业支持。分析和研究西城区常见病、多发病特点和居民健康需求,制定覆盖生命全周期的签约服务包,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实施智慧家医服务,实现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线上互动,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双向转诊模式,慢性病常用药品与医联体医院对接,为居民提供慢性病长处方服务。
一对一对接服务为驻区单位提供疫情防控保障
孙硕表示,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担负着做好“四个服务”的重要职责,坚持把确保驻区单位安全防护纳入全区防控工作范围。
一是党建引领聚合力。发挥党建协调委员会作用,加强与驻区中央单位办公区及居住区的联系与走访,陆续向辖区所有单位发放了三封信,共计发放8万余份,指导其开展防控工作,切实为驻区中央部委、中央企业、金融机构、驻区部队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二是对接服务一对一。建立了辖区283个中央单位住宅区台账,由所在街道社区与其产权方或管理方建立紧密联系,指导和监督落实四方责任,实现信息共享,确保街道社区及时了解掌握返京人员情况,共同筑起社区最后一道防线。遇有突发情况做到早发现、早上报,不推脱、不延误。
三是服务保障全方位。主动上门,进行疫情防控政策和科普知识宣传,配合驻区单位制定公共空间清洁消毒、人员防控等具体措施,加大对人员聚集场所、开放式办公场所、餐厅等重点区域的管控力度。对有物业管理的小区指导其开展垃圾处理,对无物业管理的小区由属地街道统筹,及时做好小区人员出入管理、集中生活区消杀、清扫保洁、废弃口罩收运等服务保障。
“援企稳岗政策服务包”服务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
西城区积极落实北京市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积极推动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区政府及时调动,各职能部门和街道,加强走访对接,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做好复工复产工作。
一是开展服务更聚焦。抓住金融街、金科新区、西城园、西单等重点区域,切实做好商业楼宇疫情防控,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西城区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特色鲜明,一方面,着眼辖区内406处商务楼宇疫情防控实际,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调动企业自防自护,加强疫情筛查,细致摸清底数,细化防控措施,真正把防控措施关口前移。另一方面,积极落实市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做好复工复产工作。
截至目前,累计复工企事业单位3858户,累计复工15.4万人。其中,疫情防控一线民生保障领域1060家单位全部复工;全区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33家;金融街核心区99家重点金融机构采取弹性办公、远程办公、AB岗等方式,实现100%复工;中关村西城园园区共有企业920家,已复工50%。全区45家百姓生活中心、57家连锁超市门店全部坚持开业,每日提供500余吨生活必需品保障区内居民生活。
二是责任落实更到位。抓好“四方责任”落实,制定下发关于落实“以业管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通知,要求全区21个行业主管部门抓好分管领域范围内疫情防控,15个街道履行属地责任持续做好返京人员摸排,楼宇各单位明确岗位职责任务,专人专岗负责防疫工作。对3.6万余个“两新”组织、648家宾馆饭店、625家物业企业进行动态摸排,确定重点人员防控措施,形成纵横交织的防控网络。落实楼宇单位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共有商务楼宇4800余家企业登记报到,实现了落地排查。
三是支持企业更精准。下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情况下经济稳定和发展工作方案》,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推动企业稳妥有序地恢复生产经营。建立“抗击疫情楼宇工作微信群”,对企业开展在线答疑解惑,指导企业有序开展防疫工作,为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做好扎实保障。加快政策兑现进度,将政策资金发放作为疫情期间政府送服务送温暖的重要措施。加快推进金融机构一次性资本金审批、人才奖励审批、资金拨付等工作,加快对接人才奖励转化为服务包进度,已与多家机构达成初步意向。开展融资需求对接工作,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并且出现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的精准支持,目前已促成50余家企业与银行对接达成意向性贷款6.8亿元。针对企业实际需求,研究出台《西城区促防疫稳经济保障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区政府配套投入1.5亿元财政资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形成23项政策服务包,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四是政务服务更贴心。对企业开复工情况进行全面摸底,了解用工需求,关注企业减员情况,实施精准服务,制作了“援企稳岗政策服务包”,将17条政策服务措施的具体措施、办理流程和受理电话通过政府网站和公众号等平台对外发布。大力推进“零跑路”“不见面”的社会保险经办模式,将社保业务通过政务服务平台、电子邮件、传真等多种渠道,在疫情期间实行“容缺”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