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董兆瑞) 企业需求向谁说?最新政策去哪儿找?遇到困难找谁帮?非公企业发展过程中常常面临的种种问题,在东花市通过一个线上平台得到了解决。经过半年的筹备,今天上午,东花市街道服务企业“一网通”实践工程正式启动,专门面向地区非公企业及社会组织打造“智能服务管家”。
东花市“一网通”上线 打造服务企业“智能管家”
记者注意到,打开“一网通”平台可以看到企业需求、政策文件和办理情况三大模块,企业可以随时通过这个平台反馈经营诉求、查看最新营商政策以及上报事项的处理情况。
“东花市街道有商务楼宇15座,在册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307家,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从联系和服务入手”,平台负责人介绍,“有了这个平台,企业随时随地就能提需求,街道与企业间多了一种更加便捷的沟通渠道和服务平台,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把政务服务送到企业身边。“
启动仪式现场,东花市街道服务企业管家团队代表也一一亮相,他们将在日常具体承接办理企业提出的需求。平台在接收到企业的需求之后,街道商会与商会联合党委对会员企业提出的需求事项进行派单,党建服务中心对会员企业之外的企业需求进行派单,根据服务需求类别,分别向区域管家团队、区总管家团队派单,两个管家团队根据职责任务办理企业提出需求,形成需求、分派、办理“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据悉,“一网通”服务已覆盖雍贵中心、首东国际大厦、工商联大厦和嘉禾国信大厦等4个重点商务楼宇的200余家非公企业。“一网通”二维码已在楼宇中的电子屏、展示栏等处发布,手机扫一扫,即能进入服务页面。目前平台只以企业为主体提交诉求,员工个人入口将在工程不断成熟和完善后逐步开放。
构建“服务+反哺”双向机制 企业居民共治共享
启动仪式后,东花市商会的14家企业代表现场为困难家庭颁发慰问品、为困难学子颁发助学金。带着八辆载满慰问品的送温暖大巴车前往东花市街道的8个社区,深入到困难家庭中走访慰问。东花市街道商会副会长潘和永表示,2020年,街道商会、商会联合党委将继续深化“为千户家庭送温暖”品牌活动,进一步扩大企业参与面和惠及群众受益面,结合重大节点开展慰问活动,不断提高送温暖活动的多样性和实效性。
政府服务企业,企业反哺居民,形成“共治共享,协同共赢”的良好局面。东花市街道商会联合党委书记吴江民介绍,2019年,东花市街道商会、商会联合党委全面参与“小巷管家”和“接诉即办”,商会会员企业积极响应,目前已有13家企业“小巷管家”签署了全面融入“小巷管家”协议书,其中两家商会小巷管家企业与两个社区结对,社区开展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和“最美楼门”比赛中就有他们的身影。
“一网通”是东花市街道创新企业服务的新举措,也是其创造优质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2019年,东花市通过不同方式和渠道了解地区企业需求,携手企业开展“会商上午茶”品牌项目,每月进行面对面沟通与交流,针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难、物业公司停车管理难、“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等问题,座谈研讨,协调统筹,真正为地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解决实际问题。
街道办事处主任张之泽表示,“一网通”是又一个加强街道与企业沟通的渠道,借助这一平台,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继续推进地区共治共享;未来街道将根据实际需求持续完善平台功能,比如逐步开通员工个人入口,倾听一线企业员工的需求,让一网通成为企业办真事、有实效的智能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