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校協同發力 西城區以“12+10”政策激活人才動能
人民網北京10月29日電(鮑聰穎 安格)10月28日,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人才論壇暨“西融人才”大會、“北京西城·高校發展聯盟”年度聯席會在京舉辦。
本次大會設置了“啟航、賡續、新銳、引領、卓越”五大篇章,通過成果展示、主旨演講、政策發布、頒獎儀式等多種形式,立體呈現了西城區在人才建設上的豐碩成果,搭建了央地校深入合作的平台載體,為一體化推動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12+10”政策為人才發展提供支持

西城區在大會上正式發布“12+10”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政策,共推出22項具體舉措。“12+10”人才政策聚焦三大領域:在教育筑基方面,發布支持“開發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提升項目,開展學生科學教育與創新能力提升、科技賦能教師隊伍成長、基礎教育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4項舉措﹔在科創賦能方面,發布支持“路演基地建設、創新創業賽事舉辦、央地校協同攻關、金融賦能體系建設”4項舉措﹔在人才引育方面,發布支持“高精尖人才培育、實習實踐平台建設、人才引進安居、營造良好人才發展生態”4項舉措。
同時,針對西城區重點發展領域的青年人才特別推出10項服務舉措,構建“有空間支撐、有資金支持、有平台培養、有服務保障、有發展生態”的青年人才創新創業體系,全方位支持青年人才在西城創新創業,這些舉措體現了西城對人才從“引得來”到“留得住”的全周期關懷。
央地校協同 九大領域子品牌發展新動能
現場,以視頻和AI數字人形式集中展示了近期西城區在教育、科技、人才等領域,央地校合作的代表性成果。包括北京郵電大學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學霸在線﹔北京建筑大學、北京北建大科技園公司、華遠集團設立的建筑智能工程裝備與人形機器人性能檢測和工程化驗証平台﹔中電信人工智能公司發布的“中國數據街——人才資源分析管理大模型”等。這些成果展現了“政府統籌、央企賦能、高校攻堅”協同模式的有效性。
隨后,大會發布了“央地校·伙伴合作計劃”及其涵蓋金融、科技、數字經濟、文化、商務、教育、衛生、高技能、綜合等九大領域的子品牌。該計劃旨在聚合駐區央屬單位、地方單位與聯盟高校資源,以人才為紐帶,聯合開展項目攻關、創新研發與資源共享,探索具有西城特色的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新模式。
聯盟升級3.0 教育筑基激發創新源頭活水

大會迎來“北京西城·高校發展聯盟”的第三次升級,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首都醫科大學、首都師范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5所高校新晉加盟,標志著聯盟正式邁入3.0階段。“北京西城·高校發展聯盟”自成立以來,積極推動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已累計形成150余項合作成果,涵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社會服務等多個關鍵領域。
大會現場舉行了“西城區青少年智慧創新學院聯合實驗室”授牌儀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發展聯盟”成員高校及科研院與北京四中、實驗二小等區屬中小學成功結對,共建了一批聚焦前沿領域的聯合實驗室,涵蓋人工智能、生命科學、航空航天、智能網聯汽車、仿生科學及天文航天等多個創新方向,將高校的科研優勢直接注入基礎教育一線,為創新人才培養開辟了新路徑。
大會表彰了2025年新認定“西融人才”,並為“菁英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領軍人才”“杰出人才”受表彰代表頒獎。今年5月,西城區啟動第二屆“西融人才”認定工作。共有1732名人才報名參選,經入圍審核、專業評審、資格聯審等環節,最終132名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榮獲2025年西城區“西融人才”稱號。三位新認定的“西融人才”從不同角度詮釋了“西融人才”的歸屬感與使命感,展現了個人理想與區域發展同頻共振的生動局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