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百姓宣講員共話文化傳承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昨天,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講京津冀三地第三輪聯合宣講走進首都博物館,來自京津冀三地的7位百姓宣講員,登台講述了他們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親身經歷的感人故事。
宣講剛開場,國家級非遺“傅氏幻術”代表性傳承人傅琰東就帶領現場觀眾共同變起了魔術,妙趣橫生的互動讓大家連連稱奇,報以熱烈掌聲。他動情講述了傅氏家族四代人的非遺技藝傳承與創新突破,“無數的魔術師扛起肩上的重任,為傳統魔術的傳承與發展、為中華文化的創新與弘揚付出了辛勤的努力。相信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國魔術必將成為閃耀世界的中國符號。”
“頤和園這座精美的園林不僅在我手中保持清潔,它的歷史文化知識也在我的腦海中扎了根。”北京環衛集團北京城市機掃服務有限公司保潔員張旭常年守護著園裡的一草一木,卻在2023年因一次不經意的講解登上了網絡熱搜,被大家稱為頤和園的“掃地僧”。“光是相關書籍我就看了20多本,吃飯學,喝水學,休息學,就連做夢夢到的都是頤和園的景。我不僅要把本職工作干好,還要盡我所能讓更多的人了解頤和園的歷史文化,感受中國人的文化傳承。”
用方寸剪紙刻錄偉大時代故事的剪紙非遺傳承人謝靈,用心傳授嗩吶民樂知識的天津市南開小學教師王雪梅,挖掘史料重編《挺進軍歌》的門頭溝區委黨校教師張董……他們或在藝術傳承中堅守,或在平凡崗位上奉獻,或在文化保護中拼搏,或在紅色基因傳承中積蓄奮進力量,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讓觀眾沉浸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充分感受京津冀地緣相接、地域一體、人緣相親、文化一脈的律動。
自今年2月26日北京首場報告會啟動以來,京津冀三地聯合百姓宣講已成功開展兩輪宣講,共51場報告會,線上線下受眾超2000萬人次。活動陸續走進天壇神樂署、香山公園、北京大學、天津戲劇博物館、河北雄安新區、河北保定市古動物博物館等地,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潤澤三地群眾。(記者 金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