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發布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模式 產業地圖全新升級 

覆蓋全市園區、企業及創新資源

2025年09月12日16:45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9月12日電(記者池夢蕊)9月12日,2025服貿會“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專題論壇在首鋼園成功舉辦。論壇搭建政產學研金交流對接平台,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匯聚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合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論壇上,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共同發布了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機制。北京市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為更好發揮北京市0-1原創性創新優勢,著力增強1-10、10-100科技創新轉化、產業化發展能力,建立了關於進一步優化完善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統籌工作機制,組建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通過工作機制,構建“市發展改革委做好統籌,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抓研發,以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為代表的行業主管部門抓產業轉化、場景應用和產業發展,各區抓產業落地”的工作格局,一體化推進技術攻關、成果轉化、項目落地、生態構建,努力打造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發動機,服務首都高質量發展。

論壇為政、產、學、研、金各界代表搭建對話平台,匯聚眾多頂尖專家與行業代表,共商科技與產業融合如何催生新業態新模式,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結合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歐洲科學院的院士、意大利羅馬大學物理系教授、費米獎獲得者盧西安諾﹒皮耶特羅內羅(Luciano Pietronero),深入剖析產業發展與技術創新的內在關聯﹔從學科前沿出發,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工學部主任、工學院院長段慧玲教授就“數智力學的交叉融合發展”做深度分享。專家院士報告具有前沿性與啟發性,講解了相關領域發展趨勢,激發了跨領域的思維碰撞,啟迪了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思路。

華大基因、硅基流動、玻色量子、銀河航天等民營企業齊聚,以技術突破與產業創新實踐詮釋“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生動內涵,展現北京企業科技創新的強勁活力。華大基因以“生命科技產業化的中國路徑與北京實踐”為主題、硅基流動以“AI賦能千行百業”為主題、玻色量子以“以科技和產業雙創新融合,推動量子信息科技商業化”為主題、銀河航天以“科技創新與商業航天產業融合的銀河航天實踐”為主題登台發言,分享在北京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量子、商業航天等重點行業深耕,將創新貫穿於發展全鏈條,提升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引領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生動做法,從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產業融合等多維度全方位展示創新實力。論壇還設置“科技創新和和產業創新融合成果”展區,小米、360數字安全集團等北京兩業融合試點企業,以及硅基流動、北京精雕等企業將展出自主創新產品,展現北京科技型企業正以“從0到1”的突破與“從1到N”的轉化,為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注入澎湃動能。

論壇正式發布全新升級的北京產業地圖。此版產業地圖實現從“靜態規劃”到“動態實景”的跨越,集成規劃、政策、園區等產業數據,系統覆蓋全市園區、企業及創新資源,構建首都產業“一張圖”,支持多維度查詢政策資源,由展示工具演進為一站式服務平台,助力企業精准決策與發展,服務北京創新勢能加快轉化為產業動能。

成立兩業融合產業聯盟機制,營造兩業融合發展良好生態,促進大中小企業間、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間、產業鏈上下游環節間融通發展。發布北京市“兩業融合”10大典型案例,兩業融合試點企業在產業鏈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涌現出新業態新模式,小米“軟件服務+硬件制造+生態鏈協同”融合創新模式,打破了傳統制造業“生產-銷售”的線性思維,形成了制造業與服務業深度嵌套、相互促進的生態聯動﹔北汽福田重構數智化后市場服務新業態,推動汽車產業全鏈條價值提升······兩業融合“北京模式”的發布將形成有效示范引領,帶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在更全要素、更寬領域、更高水平深度融合。

(責編:李博、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