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金融服務矩陣建成“1+5+4+N”綜合服務體系
打造金融業雙向開放新高地 朝陽金融亮相2025北京服貿會
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於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鋼園舉辦。作為北京市國際金融主聚集區,朝陽區精彩亮相服貿會金融服務專題展。
據悉,朝陽區金融服務矩陣功能持續完善,覆蓋面持續擴大,已建成“1個綜合服務平台、5大金融服務、4類優質政策及N個行業服務”的綜合服務體系。朝陽區近年來聚力落實金融“五篇大文章”,緊抓“兩區”建設機遇,立足“國際金融主聚集區”功能定位,持續打造金融業雙向開放新高地。
金融“五篇大文章” 成果豐碩
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朝陽區針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形成了豐富的實踐案例。
在科技金融方面,朝陽區精准服務“人工智能+”產業生態,“人工智能產業金融服務團”的成立、“AI+金融”的場景應用、科技園區金融服務試點均昭示著朝陽區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進一步升級。
在普惠金融方面,朝陽區制定發布《朝陽區小微企業融資風險補償方案》,旨在完善小微企業融資風險補償機制,優化區域小微企業融資環境。今年以來已累計備案項目3824個,備案金額達125.7億元。
此外,在綠色金融方面,朝陽區力求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ESG特色標杆區﹔在養老金融方面,朝陽區積極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構建“適老化”服務生態圈,打造家門口的養老生態圈﹔在數字金融方面,朝陽區打造了跨境融合的智慧金融新范式,從眾多創新實踐不斷提升跨境金融便利化水平。
朝陽區持牌金融機構已達1852家
朝陽區作為“首都國際金融主聚集區”、“國際保險+再保險中心”,一直以來秉承著高品質、全牌照、國際化的發展理念,在北京全市乃至全國各金融業發達城市中,形成了獨有的發展優勢。
近年來,渣打証券、曼福再保險北京分公司等標志性外資金融機構持續落地。目前,朝陽區的持牌金融機構已達1852家,其中外資金融機構367家,佔全市外資金融機構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朝陽區雲集了100%的汽車金融公司、100%的外資再保險公司、80%的外資法人銀行、80%的外資及合資保險公司、70%的國際証券交易所代表處等。
朝陽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金融業作為朝陽區重要產業之一,區域貢獻持續攀升,2008年以來金融業增加值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3.98%,稅收復合年均增長率為9.94%,已成為朝陽區主要支柱產業。
朝陽區上市公司已達146家
朝陽區在大力吸引標志性金融機構落地的同時,也持續高水平推進資本市場發展。截至目前,朝陽區共有上市公司146家,其中,境內上市公司55家,境外上市公司91家,主要分布在工業、通訊服務、信息技術、金融 等領域。
同時,朝陽區也在全力打造國際主權財富基金港,積極發揮朝陽區外國駐華使館、國際組織、國際商會、外資金融機構高度聚集的優勢,主動出海,精准對接,致力將朝陽區構筑成為國際資本交互樞紐。近幾年,朝陽區先后吸引穆巴達拉、PIF等國際主權財富基金在朝陽設立分支機構。
朝陽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朝陽區持續完善上市工作五大體系,加強上市服務頂層設計,推進企業上市前、上市中、上市后三個階段各類事項的協調解決。
北京自貿區正式揭牌以來,朝陽區積極推進金融領域擴大開放與先行先試,努力當好“兩區”建設排頭兵。據悉,在北京市“兩區”建設“五個一批”中,金融領域突破政策7項,佔全區的54%﹔“兩區”建設標志性項目14項,佔全區的78%。
地方金融組織是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普惠金融的重要補充。展板顯示,截至目前,朝陽區共有152家地方金融組織及分支機構,其中包括48家融資租賃公司、51家典當行,25家典當行分支機構等。這些機構服務了部分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觸達不到的市場主體,對服務實體經濟有著重要意義。
打造全國首個“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
為構建開放便捷的國際化環境,朝陽區推出一系列核心舉措。朝陽區建立“1+5+N”工作機制,從支付便利化、生活服務升級、簽証來京簡化、就業創業支持、涉外環境優化五大維度打通外國人在京生活與辦事堵點,提升國際化服務水平。
以支付便利化為例,朝陽區聯合螞蟻集團在藍色港灣打造全國首個“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全區重點商圈、景區、酒店、博物館及所有醫療機構100%覆蓋外卡POS機,商圈步行街覆蓋率城六區第一。
展區左側小電視展示了“北京朝陽外幣兌換點”微信小程序,上面清晰標注了朝陽區全部外幣兌換點位。點擊紅色定位點,就能准確顯示點位地址,在手機操作時還可直接顯示導航路線,為有兌換需求外籍人士提供智能化、便捷化服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