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九成市民出門500米可游園賞綠

2025年08月16日09:04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九成市民出門500米可游園賞綠

  海澱曙光街道花園城市示范街區。 通訊員 何建勇攝

  8月15日是第三個全國生態日。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獲悉,全市大小公園有1100個,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2.92%,這意味著超九成市民出門500米就能游園賞綠。

  首批花園城市示范街區落成

  海澱區曙光街道是首批花園城市建設示范街區。15日上午,記者來到人大附小的南側,一座名為融樂園的街心公園綠意融融,老老少少都挺喜歡。

  “公園是十年前建設的。到去年,它已經面臨很多問題,比如綠化品質下降,設施也破損了。”曙光街道相關負責人畢旗告訴記者,街道聯合責任規劃師一塊兒走訪了居民、學校和社會單位,確定了“針灸式”的全齡友好改造方案。

  大家伙兒的建議不一而足,比如希望有擋風遮雨的地方、擁有可跳廣場舞的平台、為孩子們自然研學提供空間……如今很多願望都被滿足了。5800平方米的公園劃分為萬花鏡、千風谷和百木林三部分,一面藝術牆上,小學生還用飲料瓶蓋拼成了油畫《星空》。

  穿過融樂園就是藍靛廠公園。這座公園緊挨著人大附小西門,去年,公園綠地后退了15米,讓出了一片“分鐘花園”。記者看到,這個開放式小花園盛開著綠繡球花,還設置了不少座椅,等孩子放學的家長可以歇歇腳。

  市園林綠化局城鎮綠化處副處長付麗介紹,花園城市示范街區是綠化美化項目的集成,與傳統上政府出資搞綠化相比,更強調全社會的參與。目前,全市共建成20處試點,包括豐台區草橋示范街區、朝陽區麗都示范街區等。

  建成100個社區微花園

  去年底,本市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4.95%,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2.92%,1100個公園納入了公園名錄。很多樓邊院角的空地、荒地,也開辟成了社區微花園。

  在時雨園,樓群合圍而成的微花園不足100平方米。除了月季等觀賞花卉,還種了薄荷、羽衣甘藍、迷迭香等可食用植物。“我們有一支居民志願服務隊,親手打理這個小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姚靜說,薄荷長得很快,經常有居民來摘一把,回家做清涼飲料。

  早在去年,時雨園就開始建設微花園了,積累了不少經驗。起初,大家愛種郁金香、向日葵,但后來發現花期太短了,今年改種好看又好養的秋海棠。青少年家庭還認養了50組花箱,裝點樓前屋后。

  今年,通過構建“政府引導、社區主導、居民參與、社會協同”的聯動機制,全市建設了100個社區微花園,覆蓋16區及經開區。

  朝陽區光輝裡小區的八成住戶是酒廠的老職工,退休的“釀酒師”成了園丁,社區還發動周邊星巴克、喜茶、民生銀行等多家共建單位,一起美化家園。海澱區小南庄社區微花園主打“夢幻親子花園”,利用多年生宿根花卉、花灌木、芳香植物等元素,營造出兼具觀賞性與趣味性的空間。豐台五小、北京一零一中學、通州區潞河中學等10所學校還建設了校園微花園。

  四環路明年實現“月季不斷線”

  每到春秋,環路上的月季綴成項鏈,是京城一景。但由於存在鋪裝地面、掉頭區域,環路的“月季項鏈”並不是連續的。

  今年,本市結合四環路大修,實施了環路綠化景觀提升工程。“我們針對17種場景,通過科技手段和技術措施補上項鏈的斷點。”付麗介紹,明年,四環路將建成65公裡“月季不斷線”特色景觀。

  同時,本市還統籌研究了二環到六環的綠化景觀。接下來,將陸續結合環路大修工程,逐步實施形成不斷鏈的景觀花廊。

  在花園城市建設中,更多的道路廊道實現了點彩連線。比如國貿橋、木樨地橋和新興橋的橋體沿口懸挂花箱,建成14.5公裡的景觀視廊﹔豐台京港澳高速六裡橋至宛平橋段成為“穿林伴花”森林景觀大道﹔昆玉河和京密引水渠(海澱段、昌平段)兩側新增70公裡護網花牆。(記者 朱鬆梅)

(責編:池夢蕊、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