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運動會見証北京創新引力

昨天,在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表演賽群體舞蹈的決賽中,一名人類舞者和九名機器人舞者共同表演了舞蹈《秦俑魂》,奪得比賽冠軍。 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北京冬奧會后,世界目光再一次聚焦國家速滑館。昨天,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迎來開幕后的首個比賽日,全球多地的機器人企業、高校院所共赴運動場,繪就科技新圖景。
“運動會讓大家不再閉門造車”“在競技中更有奮斗的動力”“這將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無論是奪冠的“明星”企業,還是從各地趕來的參賽者,甚至是不同國家的科技同行,都在這場盛會中享受競技的歡樂,更感受人形機器人的創新速度。
這是屬於北京的魅力。在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的進程中,北京正以開放的姿態持續釋放創新引力。
“頂流”參賽並落地北京分公司
跑步是此次運動會最受關注、報名賽隊最多的項目之一。早上9點,一組組人形機器人選手陸續踏上1500米決賽的賽道。鳴槍的那一刻,賽場觀眾屏住呼吸,目光緊緊追隨機器人的揮臂、邁步。
在今年春晚表演扭秧歌的宇樹科技隊“H1”處在第一組第一道,起步提速非常快,身后的兩名操控手幾乎追不上。突然,當它超越對手時,不巧撞上了其他隊的操控手。但還沒等被撞倒的操控手反應過來,“H1”已經繼續狂奔了。
“這款機器人的個頭大、步幅大,電機力度也大,速度就可以更快。”宇樹科技隊操控手揭秘,參賽機器人並沒有經過特殊改動,主要為了展現其本身會跳舞扭秧歌之外的運動性能。跑步對機器人很簡單,跑得快、跑得久也不難,重要的是人形機器人能不能走濕滑、沙礫等地面,如何越過障礙。
“頂流”不僅來北京參賽,還看中了北京的優勢加速落地。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透露,該公司已在北京成立了分公司,正在抓緊招人。在他看來,北京發展人形機器人的優勢得天獨厚,“北京有很多尖端AI人才,我們希望在北京有更多的AI突破!”
主場選手“天工”雖然1500米和400米項目中未獲冠軍,但進步不能忽略。賽場上,當其他機器人需要有工程師跟在后面遙控操作時,“天工”已獨自出戰、全自主奔跑。
4個月前的人形機器人“半馬”上,“天工”是唯一一款採用半自主方式奔跑的機器人,當時其他機器人都在採用遙控操作模式。“這次運動會上,我們參與的大部分競賽類項目都採用全自主奔跑,這類似自動駕駛的車道保持技術,在賽道兩條線之間穩定奔跑。”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CTO唐劍說,全自主奔跑技術難度更高,同時依靠攝像頭“看”清前方的路。
全新競技平台吸引國際賽隊
機器人運動會還是一場國際機器人交流的盛會,這次共有18支國際隊伍來到北京。全球機器人足球頂尖賽隊齊聚“冰絲帶”,向首屆RCAP亞太機器人世界杯北京大師賽最高榮譽發起沖擊。
RCAP亞太機器人世界杯北京大師賽是RCAP亞太機器人世界杯國際理事會與北奧集團聯合主辦的全球最高水平人形機器人足球賽事,這將是全球首次實現10台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在無人工干預下同場對抗。這意味著,人形機器人技術在智能協作與對抗策略上的重大突破。
全新的頂級競技平台,吸引著國際賽隊齊聚。這18支國際賽隊,有兩支備受關注:一支是來自德國的HTWK Robotics賽隊,該隊7月剛剛斬獲巴西機器人足球世界杯小型組冠軍﹔另一支是來自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的團隊Tech United Eindhoven賽隊,該隊曾獲得過8屆機器人足球世界杯中型組冠軍。
這些賽隊將在足球5V5等項目中,展示動態路徑規劃、多智能體戰術協作等前沿技術。Tech United Eindhoven賽隊的隊員Jette Bruurs介紹,開賽前,團隊已在北京人形機器人賽訓基地“熊貓眼”訓練數周。為備戰此次比賽,團隊在一個半月前就拿到幾台加速進化Booster T1機器人。這次來北京參加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團隊備戰的重點是,將在中型組比賽中的成熟策略,遷移到人形機器人上。京城高校雲集創新后備力量
運動場上,陪在人形機器人身旁的領隊和操控手團隊中,總能看到一張張青澀的面龐。他們來自各大高校,也是機器人產業的后備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派出了兩支機器人隊伍參賽,分別是“RUC-HuHa”和“RUC-DIJA”隊。“第一次參加這麼大型的機器人競賽,現場的數百台人形機器人同台競技,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即將升入碩士研究生攻讀大數據方向的學生趙藝涵激動地說,他所在的“RUC-HuHa”隊完成了場景賽中醫藥場景的藥品拆裝競賽初賽,並以4分38秒的優異成績順利完成任務進入到復賽環節。
“這離不開學校和學院對我們的支持。”趙藝涵告訴記者,2019年4月,學校從信息學院孵化出了高瓴人工智能學院,旨在響應國家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戰略部署。參賽隊伍成員由高瓴人工智能學院和信息學院兩個學院的同學共同組成。學校和學院還充分利用場地、設備和技術資源,幫助學生將知識和技術轉化為成果。
記者注意到,近日的比賽中,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都有學生參賽,學生們對機器人進行二次開發,在實戰中提升自我。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技智庫中心副主任付宏認為,本次國際賽事的舉辦,不僅為機器人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驗証提供“試金石”,更為鏈接全球機器人產業鏈提供了“強磁場”,將進一步加速北京打造“全球機器人產業標杆城市”的進程。
在北京的創新引力場,機器人也將上演更大的技術突破。付宏表示,此次運動會的舉辦,不僅是“科技奧運會”,更是產業加速器,倒逼企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推動機器人產業向消費領域延伸,更快更好地走進人類生活。(曹政 孫杰 鹿楊 楊天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