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通州多項指標增速居全市首位

今年上半年,通州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單: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5%,高出全市平均水平7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8.7%,高於全市4.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速達89.6%,位居全市首位。
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1-5月,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發費用同比增長31.1%、居全市第一,高於全市27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產值同比增長16%,新增58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6家創新型中小企業。
新興行業表現同樣可圈可點,文體娛樂業收入1-5月同比增長23.5%,增速全市第二。今年,通州區聚焦水岸經濟,全面推出“運河上的通州”文旅品牌,舉辦城市副中心馬拉鬆、“開漕了”大運河文化推廣活動等系列文體活動。全市首個“館園一體”考古遺址公園路縣故城遺址公園建成投用,區博物館煥新開館,144個文博空間全面開放運營,月亮河夜市、“運河上的通州”等一系列特色市集,以及創新推出的“運河大集”農文旅品牌深受市民喜愛,文商旅體農全面綻放新活力。
招商引資方面,今年,為全方位激活發展動力,通州區加快構建大招商格局,成立產業投資發展公司,建立“招商服務專員”機制,加快推進資本招商,密集開展活動招商,不斷發力場景招商。新增重點在談項目400個,注冊重點企業230個,落地外資項目47個。圍繞“AI+”健康協同創新等領域,一批共性技術平台正在謀劃建設。
產業發展方面,今年通州加速推進全域場景創新之城建設工程、科技創新資源倍增工程、“十百千”產業集群培育工程,強化鏈主企業帶動和特色園區集聚作用,軟通動力軟通華方產線正式啟動,浪潮集團通州基地全面啟用,聯東U谷·數字安全產業基地主體完成等。為30家企業開展場景對接,“機器人+園林”等應用場景項目落地示范。
服務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城市副中心首家國有大行一級分行——郵儲銀行北京分行實現工商、稅務雙落地。中關村通州園工業總產值、出口總額、利潤總額增速在各示范園中均居前三。
上半年,通州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8.7%,高於全市4.6個百分點,實現高基數基礎上的快速增長,其中建安投資總量穩居全市第一。在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不斷增加,新開工項目同比增長顯著。
投資快速增長的同時,消費市場也呈現火熱態勢。今年,通州區通過打造活力之城,聚焦全時全域消費,建成環影十二街區特色餐飲集聚區,打造月亮河夜市等一系列特色市集,創新推出“運河大集”農文旅品牌,有效促進了消費增長。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5%,高於全市6.3個百分點,居全市前列。
經濟發展成果切實轉化為民生福祉。上半年,通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18元,同比增長6.3%,高於全市1.5個百分點,居全市第一。促進城鄉勞動力就業1.2萬人,新增托位500個,托育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普惠幼兒園“一街一普”覆蓋率達95.5%。養老床位使用率較上年末提升4.1個百分點。“住有所居”“安全性”指標全市第一。PM2.5濃度31.9微克/立方米,8個國市控出境考核斷面水質達到Ⅲ類及以上,均為歷史最優。
在民生保障方面,通州區全方位共享發展成果,加速打造就業友好之城,採集空崗信息近4.4萬個。公共服務擴面提質,新成立6個高中校教育集團,首兒所通州院區裝飾裝修工作有序推進,新建3000張養老家庭照護床位,新籌集保租房5730套,改造完成53個老舊小區。6個家園中心啟動建設,45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完成,覆蓋率達72.6%,居民生活更加便捷。
下半年,通州區將全力保持經濟運行快進態勢,加快重點產業項目建設,推動文商旅體農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重點消費場景吸引力,著力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和有潛能的消費。更大力度惠民生,進一步補短板、提品質,織密織牢民生保障體系,推動全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陳施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