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中軸線上升騰“煙火氣”

人民網記者 李博
2025年08月06日08:37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青磚灰瓦的四合院屋頂連綿起伏,嗡嗡的鴿哨聲響起,一群鴿子盤旋飛過,為北京中軸線增添了靈動之美。

最近,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總規劃師龐書經又回到了鐘鼓樓片區,到胡同裡轉一轉。看到平房屋頂的鴿舍已融入周邊風貌,龐書經感到十分欣慰。

IMG_20250724_201720_副本

鴿舍融入周邊風貌。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藍天白雲鴿子哨”是老北京人記憶深處的古都印記,而鐘鼓樓片區則是老城最有代表性的區域。

曾經,鐘鼓樓片區屋頂雜亂,私建的鴿舍也與中軸線應有的壯美景觀出現了“違和”。負責鐘鼓樓片區環境綜合整治規劃工作的龐書經拜訪住戶,採取“一戶一方案”,開展屋頂、棚架、設施和鴿舍統籌治理。最終,胡同居民頭頂上“蜘蛛網”般的架空線不見了,路面變得干淨平整﹔新開辟的小廣場上,有下棋的,有遛彎兒的,還有練太極的,連鴿子們也在連片起伏的傳統合院屋頂間和諧地安了“家”。

“申遺,不只是為了增加一處世界遺產,更是為了推動北京老城整體保護和更新,讓中軸線‘活起來’,充滿煙火氣。”龐書經說。

IMG_20250724_202650_副本

全阿姨在胡同超市買菜。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舊鼓樓社區的胡同裡,全志娟阿姨正准備出門買菜:“我在胡同裡住了一輩子。以前,我騎車買菜要20分鐘﹔現在拆除了違建,改成家門口便民超市,騎車5分鐘就能到超市,家常菜都有,菜價也不貴,遛個彎兒就把菜買了。”

買完菜,全阿姨來到胡同充電站,停好電動自行車,插上電源充電:“以前胡同裡可沒充電樁,在家充電又危險,街坊們隻好滿處找地兒充電。社區利用閑置空間建了充電站,能同時為十幾輛車充電,既方便又安全。沒事的時候,我還會約上幾個老街坊一起到社區居委會,那裡不僅可以辦事,還是休閑的好去處。”

IMG20250716154441_副本

社區公益小劇場舉辦“北京中軸線攝影展”。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全阿姨口中的社區居委會距離鐘鼓樓僅有約100米。居委會的大門敞開著,門前不時有游客經過。

走進院裡,左邊是社區公益小劇場,劇場裡正在舉辦“北京中軸線攝影展”,展出的作品均由居民拍攝。“我們還會不定期舉辦歌舞、曲藝表演,不僅居民可以觀看,也會向游客開放。”舊鼓樓社區居委會副主任王曉冬說。從一樓門廳處的便民服務台往裡走,是中軸閱讀空間,許多書籍整齊碼放在書櫃裡,裡面配備了桌椅,提供免費的熱水、放大鏡等。這裡還會舉辦“中軸文化講堂”,傳播中軸線文化。

IMG20250716144529_副本

居民在居委會二層露台上拍照打卡鐘鼓樓。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以前社區室內場地有限,改造后我們擁有近700平方米空間,其中90%都對居民開放使用,現在他們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更高了。”王曉冬說。

IMG20250716152114_副本

胡同改造保留了老門墩和舊磚牆。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一年來,中軸線上的新故事還在續寫。全阿姨說:“以前老覺得胡同生活不方便,我一度想搬去樓房。現在胡同裡既有老北京的味道,又有新生活的溫度,誰還想搬走啊。”

(責編:池夢蕊、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