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中的逆行者︱“不要離開一步!其他的事都交給我”

安置點的餐桌邊,飯還沒涼,72歲的王助秀輕聲問:“二華和蔡哥回來了嗎?”屋裡一下靜下來,大家只是望著門口。
這樣的問話,這十天裡,每天都在重復,卻始終沒人敢回答。
尹春燕 蔡永章
“二華”是孫胡溝村書記尹春燕的小名。
18歲時的她和許多年輕人一樣曾外出打工、做過小買賣。
2013年,聽說村裡要搞基層治理,她辭掉城裡的活計回到懷柔北山,從村會計干起。
2019年當選村黨支部書記時,她扛著的是600多口人的貧困村:修路、挖井、引進杏仁油小廠、帶著30多戶人家養蜂……
村民稱她“走路帶風的女漢子”。她卻樂呵:“急脾氣而已,咱村的事不能慢。”
2024年7月,尹春燕帶領村裡人搖蜂蜜。
“蔡哥”蔡永章,是尹春燕的丈夫,河北定州人,在懷柔城區上班。
周末回到孫胡溝,他總是自覺地跟在尹春燕后頭搬糧、抬水、扛蜂箱。
村民打趣:“二華出點子,蔡哥出力氣——正好一對。”
尹春燕一家三口。
7月26日,懷柔琉璃廟鎮連續暴雨,預警信號一路升級,尹春燕一整天都繃著,沒敢鬆懈。
微信群裡一條條消息:“溝口出水了嗎?”“老人都安全了嗎?”即便是最偏遠的小梁和三畝地,每一戶她都記在心裡。
7月26日,尹春燕通過微信群向村干部安排防汛工作。
晚上七點多,雨勢驟大。虎頭崖、河西村、范家庄的水情,她都一一過問。她拍下山路的短視頻發到群裡,一遍遍提醒,“一定要把老人照看好”。
7月26日,尹春燕通過微信群向村干部安排防汛工作。
夜越深,雨越急。
村路被水淹,通訊信號時有時無。
23點18分,她給村民張春山打電話:“西溝是不是出了水了,人已經出不來了?”電話沒說完就斷了。
23點20分,她又在群裡發出最后一條消息:“各村按照紅色預警標准措施落實。”
尹春燕在微信群發出的最后一條消息。
當得知北大地還有兩位住在低窪處的老人,通訊徹底中斷,聯系不上時,尹春燕沒多猶豫:“我蹚水過去看看。”
她披雨衣、拿手電和傘。丈夫蔡永章也跟著她一起出門。
臨走前,她叮囑村會計王鉞:“無論如何守好大隊部,守好已經轉移的村民,不要離開一步!其他的事都交給我!”
那句叮囑,成了她和王鉞之間最后的話。
孫胡溝村暴雨受災情況。
孫胡溝村暴雨受災情況。
孫胡溝村暴雨受災情況。
孫胡溝村暴雨受災情況。
天亮時分,大雨暫歇。救援隊在廂房救出兩位老人,人都平安,大家短暫鬆了口氣。
村干部追問:“見到尹春燕書記和蔡哥了嗎?”
老人只是搖頭,說夜裡並沒見到尹春燕和蔡永章。
消息傳回來,安置點裡瞬間安靜。
72歲的王助秀聽說書記沒回來,忍不住哭了出來:“她其實不用去,可她就放心不下我們。要不是她催著我們出來,我們命都不知道還能不能保得住……”
鄭志榮說:“我這幾天覺都睡不好,飯也吃不下,隻盼著能有她的消息。”
2023年,尹春燕引進了一家企業,在村裡加工杏仁油為村民和村集體增收。
村裡人都說,二華心細,誰家老人吃藥難、孩子上學有困難,她都惦記在心。她教老人用手機,怕和在外頭工作的兒女斷了聯系。
平時村裡大到修路、種花,小到誰家鍋壞了、哪家雞丟了,她都操心。村裡人都笑她“二華是閑不住”,可打心裡都認她這個“主心骨”。
雨后的孫胡溝還沒緩過勁來。去年她栽下的那幾叢花,也被一場大雨打得七零八落。
那個雨夜,她和蔡永章一前一后離開時的背影,如今成了村裡人心裡最深的牽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