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亦庄將能量產萬台具身智能機器人

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機器人市集是展館內人氣最旺的區域之一,形態各異的機器人“攤主”在這裡賣冰糖葫蘆、玩五子棋、體驗射箭……本領多多,妙趣橫生。本報記者和冠欣攝
2025世界機器人博覽會上,亦庄企業生產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天工2.0”正在搬運貨物。 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8月9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發布。記者獲悉,經開區將通過十條“硬核”措施全方位支持企業發展,精准賦能具身智能機器人。到2027年底,北京經開區將形成萬台級具身智能機器人量產規模能力。
8條支持措施全國首創
隨著人形機器人“天工”、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開物”接連落地,越來越多的“全球首個”在北京亦庄誕生。目前,亦庄已成功吸引眾多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優勢企業集聚,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生態企業數量超過300家,基本形成了覆蓋核心零部件、整機制造、系統集成、場景解決方案的產業鏈條。
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將在此迎來更多突破。“此次出台的專項政策中,數據採集實訓場獎勵、二次開發社區支持、打樣券、人形機器人銷售補貼、供應鏈響應平台等8條支持措施均為全國首創,加快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發展,搶佔全球機器人產業制高點。”北京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說。
此次發布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十條”精准發力關鍵環節,通過揭榜挂帥、重大專項配套等方式,支持企業開展“大腦”“小腦”和機器人通用本體及關鍵零部件等技術攻關,支持建設校企聯合實驗室、共性實驗室,按照項目總投資情況給予最高500萬元支持。
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也面臨數據採集貴、場景落地難等問題。為此,經開區將探索數據交易共享機制,推動具身智能數據開源開放,每年發放1億元“數據券”,引導企業採購數據集、數據接口、數據模型等數據產品。
“機器人生產機器人”將實現
如何打通機器人落地的“最后一公裡”?今年2月,北京經開區發布萬台機器人創新應用計劃。按照計劃,今明兩年亦庄逐步釋放萬台、近50億元具身智能機器人應用需求,其中超千台為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覆蓋高端制造、教育教學、園林水域、產業園區、商業服務、醫療康養、電力巡檢、市政管理、社區物業等社會經濟重點領域。
據介紹,“具身智能機器人十條”進一步推動落實該計劃,從未定型產品首試首用、首台(套)獎勵到標杆場景建設,分階段提供全鏈條支持,加快推廣應用機器人產品。
一台人形機器人既要有本體硬件的支持,還要有“大腦”“小腦”等關鍵技術的破解,上下游涉及大量供應商。“為了實現產業從單打獨斗到全鏈協同,我們將支持搭建機器人供應鏈快速響應平台,提供標准件快速物流、非標零部件快速打樣等服務,依據項目投入按比例扶持發放‘打樣券’,削減整機與零部件打樣成本。”相關負責人說。
“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的全新模式也將上演。根據政策,亦庄將全環節布局人形機器人高水平制造,率先布局人形機器人中試量產工廠,提供技術轉化、工藝改進、型式試驗、小批量試生產等服務,強化人形機器人共性制造服務能力,探索高水平“機器人生產機器人”柔性生產模式﹔鼓勵租賃使用機器人產品,支持企業為人形機器人整機投保,保費可獲補貼。
商超酒店醫院將開放數據採集
如何讓具身智能機器人真正走進千家萬戶、服務千行百業?亦庄還啟動了“具身智能社會實驗計劃”,將打造人機協同、產研共融的全域實訓場,加速具身智能機器人落地。
“首先是全區域開放真實世界數據採集資源。”北京經開區管委會主任王磊介紹,北京亦庄將開放商超酒店、藥房醫院、物流倉庫等近千個真實場景數據採集點位,建設全球領先的具身智能真實世界PB級數據池,開源開放高價值、標准化、可交易的具身智能數據,服務全行業具身智能模型訓練和本體智能化水平提升。首批20個具身智能實訓場、近百個點位將於本月開放。
各位開發者也可以享受從代碼到產品的全鏈路賦能。記者獲悉,該政策圍繞機器人創新成果共享、軟硬件集成協同、應用場景拓展、產業生態培育建設機器人二次開發社區,為開發者團隊提供免費機器人通用本體、研發空間、算力補貼、敏捷開發等要素支撐,鼓勵創新團隊針對特定應用場景進行二次開發。
在技術競相突破和產業迅猛發展的同時,亦庄也在探索機器人社會治理模式。據悉,經開區將探索形成有溫度的機器人發展和應用模式,加強對機器人、具身智能安全、隱私保護、倫理道德等領域的理論研討和體系構建,確保機器人安全、可靠、可控。(曹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