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店小二”中關村上崗

炫酷的人形機器人成為城市新“鄰居”。昨天,在海澱區“科技發布廳”系列活動上,全球首個由人形機器人全自主服務的零售艙落地中關村大融城商圈。
在中關村大融城戶外廣場,十多平方米大小、銀灰色外殼的“銀河太空艙”驚艷亮相,它的前艙蓋自動升起,就形成一個充滿科技感的“雨搭”。艙內,一台自動咖啡機和一部擺滿飲品的貨架前,和成年人差不多高的機器人Galbot正在忙碌著。
零售艙外已排起長隊。一位顧客在點單台屏幕上掃碼、下單、支付,購買一瓶烏龍茶。“好的,這就幫您拿!”Galbot轉身來到貨架前,抬高身體,伸出手臂,從貨架上選中並夾住顧客所點的飲料,轉身來到櫃台前,將飲料遞給顧客。“這是您的商品。”不到一分鐘,一單交易完成了。整個過程沒有工作人員遙控操作,全部為機器人自主完成。
工作人員介紹,相比於自動售賣機,“銀河太空艙”容納的零售業態更靈活多樣。且機器人能夠24小時不間斷工作,單艙預計日均可服務2000人次,將周邊客流提升30%到40%。
據介紹,為“銀河太空艙”運營提供智能支持的,是銀河通用團隊自主研發的GroceryVLA、GraspVLA等端到端具身大模型,這使得機器人在真實復雜的動態環境中具備感知、理解並完成任務的能力。
“在海澱創新生態下,我們從北京大學一個實驗室變成一家初創公司,並累計完成二十多億元融資。”北京大學助理教授、銀河通用創始人及首席技術官王鶴透露,銀河通用將啟動“十城百店”計劃,“銀河太空艙”將以海澱為起點,逐步覆蓋更多城市的更多場景。
銀河通用的快速成長是海澱區具身智能產業領跑全國的縮影。此前,海澱區率先發布全國首個具身智能三年行動方案,加快建設全國具身智能創新高地。目前,該區已形成培育具身智能產業得天獨厚的創新生態,擁有具身智能及機器人相關專業的院校21所,集聚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186家、人形機器人整機企業24家,形成了以“大腦、小腦、本體”為核心的具身智能全產業鏈條。
中關村科學城相關負責人介紹,海澱區將深入謀劃具身智能標杆應用場景,重點圍繞商業、文旅、教育等領域,實施科技廟會、無人藥店等一批具身智能應用示范工程,加快具身智能產業化進程。 王海欣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