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通“生命線”

昨天,多輛重型機械在西火路搶修,並清理白馬關河河道。 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密雲水庫上游,平日溫順的白馬關河,強降雨后水流急漲,沖擊民房、道路……記者站在岸邊,耳畔不僅是河水拍打巨石的聲音,還有施工機械的轟鳴聲——上百人忙碌在西火路搶修一線,晝夜奮戰,打通這條“生命線”。
西火路是連通密雲水庫南部、北部的重要通道,受降雨影響,道路損毀嚴重,致使馮家峪鎮多個村庄只能靠衛星電話與外界聯系。昨天12時許,記者抵達西火路南起點西庄子村,幾台挖掘機正揮動長臂,就地取材,用河道裡的砂石沿山根加固100多米長的碎石路。
白馬關河在西庄子村拐了個彎,河水拍打著碎石路。挖掘機旁,滿載石料的大卡車依次通過,向北進發。“這段路是昨天夜裡搶通的。挖掘機一旦停下,水流會很快把路基掏空。”北京建工養護集團第四公路工程處工作人員李興已奮戰30多個小時,眼裡都是血絲。他皺緊眉頭說,再向北走,道路搶修困難更大。
記者沿西火路向北走,約50分鐘才抵達2公裡外的石洞子村,鞋上已裹滿泥巴,稍不留神就是個趔趄。從山下送來的盒飯到了,挖掘機駕駛員倒著班,匆忙吃上幾口,又趕緊鑽回駕駛室。他們爭分奪秒,盡可能快地將砂石裝進大卡車,運到沒有路基的地方,填埋、夯實后,就能為救援車輛搶出應急通道。
石洞子村村口,60多台機械設備的轟鳴聲此起彼伏。時針指向13時30分,箱子裡的盒飯還剩10來份,用手一摸,快涼透了。“再送兩車就吃!北邊河道水流太大,一車料倒進去,剩不下多少……”一位卡車司機的話令人動容,“我20多歲正當年,少吃頓飯又餓不壞!”一腳油門,卡車轟鳴著向北開去。
劉小磊在城區工作,父母在石洞子村經營饸饹面館。昨天一早他駕車往家趕,走的就是西火路,一路上見到不少搶修現場,“我到家6個多小時了,挖掘機就沒停過,真的很讓人感動。”雖然這次水災自家損失不小,但劉小磊說,等路、河道都重建好了,饸饹面館還要開下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