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財經縱橫

上半年工業和信息軟件業對北京經濟增長貢獻率超六成

北京新質生產力培育駛入“快車道”

2025年07月28日09:02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質生產力培育駛入“快車道”

從駛上道路的自動駕駛汽車到跑上馬拉鬆賽道的人形機器人,從迭代上線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到獲批上市的創新醫療器械,從加速推新的新能源汽車到不斷雲集的跨國藥企……北京產業經濟在“穩”的基礎上力求“進”、在“進”的過程中提質效。

市經信局日前披露,上半年,北京工業和信息軟件業合計實現增加值突破9000億元,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6.2%,創歷史新高,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1.6%。

一汪湖水見証產業發展新動能

京城東南,通明湖畔,不少歷史性的一幕都在此上演。今年4月,誕生在北京的人形機器人“天工”和“N2”陸續沖過終點,分別奪得了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鬆冠軍和亞軍。

算力廣場、數據商城、模型超市、調優工廠……通明湖信息城儼然成了“模數世界”。上半年在此啟動的北京產業人工智能賦能中心,正打造全國規模最大、北京首個人工智能新質社區集群。

前幾天,6G SPACES新質生態社區在此啟動建設,將依托自動駕駛、商業航天等豐富的制造業場景,加速創新資源高效配置。

一汪湖水見証著新質生產力培育駛入“快車道”。“我們以創新驅動引領產業迭代升級,不斷塑造發展新優勢。”市經信局副局級干部王濱晒出了上半年北京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的成績單:氫能通用航空、固態電池等前沿領域新建一批創新中心和中試平台,全國首個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開物”、基於自主指令集的高性能處理器芯片等新技術新產品相繼發布,海澱、昌平的市級未來產業先導區成功創建。

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5倍

小米YU7、理想MEGA改款、享界S9增程版……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款北京產的新能源車型與市場見面。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生產整車71.3萬輛,同比增長24.8%,其中新能源汽車26.2萬輛,同比增長1.5倍。這帶動汽車制造業增加值上半年增長16.7%。“北京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步伐加快。”王濱說。

醫藥產業也印証了這一點。北京疫苗檢驗中心順利完工﹔美敦力、阿斯利康、輝瑞、首藥控股等一批國內外頂尖醫藥研發機構相繼落戶﹔7個三類創新醫療器械、9個AI三類醫療器械獲批上市,均居全國首位﹔12家企業躋身年度中國醫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百強榜單……作為“雙發動機”之一,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后勁持續增強。

制造業轉型升級方面,上半年北京新增149家先進級智能工廠,全市綠色工廠累計建成212家,綠色企業比例達到27.2%。數據顯示,全市高端制造業發展持續向好,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9%和16.8%。

在政策牽引與市場拉動同向發力帶動下,上半年工業和信息軟件業均呈現快於一季度的加速增長態勢。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1.35萬億元,增加值同比增長7%,已連續16個月高於全國工業平均增長水平。

技術與制度創新壯大“軟實力”

一組數據見証產業新動能的蓬勃:1月到5月,北京信息軟件業實現營收接近1.4萬億元,同比增長13.8%,利潤總額增長28.8%,規模、增速均居全市各行業首位。

“軟實力”是如何不斷壯大的?

動能的積蓄中,“人工智能+”行動全面起勢。為了建設“人工智能第一城”,本市專項支持信息軟件企業強化人工智能應用服務,大力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全方位加快大模型商業化應用突破。

目前,在京人工智能企業已突破2400家,累計備案上線大模型132款,數量位居全國首位﹔新增智算供給1.1萬PFlops(1PFlops代表一秒鐘執行一千萬億次浮點運算),具身智能數據採集工廠建成投用。

技術創新、產業創新都需要制度創新的保障。上半年,本市出台建設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的相關政策,公共數據開放平台開放數據達13億條﹔《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施行,新增測試牌照超200張,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3.0順利建成,全市600平方公裡路側基礎設施實現智能化部署。

“北京也在構建更具吸引力、競爭力的企業服務生態,精准施策支持重點領域發展。”王濱說,上半年,本市高精尖產業資金分3個批次向17個重點方向精准投放,累計支持企業500家,累計支持金額接近20億元,支持規模與支持力度不斷加碼。(本報記者 曹政)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