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科博會亦庄展區:60余件(套)展品參展 多項國際國內“首創”亮相

2025年05月09日14:16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5月9日電(記者池夢蕊)5月8日,第二十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簡稱“北京科博會”)在京開幕。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庄)展區以“亦庄新勢力 科技新引擎”主題,展示了其在前沿科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的先發優勢和建設成果。20余家亦庄企業攜60余件(套)展品參展,多項國際國內“首創”產品亮相。

“快看,這款人形機器人和前不久奪冠的‘天工Ultra’機器人長得好像!”一進入亦庄展區,一款邁著穩健步伐繞場行走的天工機器人便吸引了眾多目光。它是全球首個機器人半馬冠軍“天工Ultra”的兄弟“天工LITE”。“天工LITE”是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布的通用機器人平台,具備開源開放性和兼容擴展性,可以靈活擴展軟、硬件等功能模塊,充分滿足不同場景下的需求。科研機構及機器人相關企業可基於“天工”平台的軟硬件功能,根據市場需要進行二次開發。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品牌公關經理鄭穎介紹道:“后續,我們將發布國內首個實現了針對復雜地形的自適應行走的人形機器人——‘天工2.0’。‘天工2.0’實現了首個工業級機器人永續作業能力,綜合能效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展區“多元生活”模塊,北京優必選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的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1,正以從容的姿態穿梭在過道中搬運箱子,四肢配合默契,關節靈活轉動,仿佛一位來自未來的“物流專家”。據優必選高級工程師高偉鋒介紹,這款機器人搭載了行業首創語義VSLAM導航,可以實現由粗到精的二階段語義導航,提升了Walker S1對空間的理解能力,滿足工業場景泛化需求﹔感控一體、端到端學習型的全身運動控制框架,可有效支持Walker S1的靈巧操作和穩定行走,提升其對於復雜非結構的工業場景任務的泛化執行能力,滿足其工業場景內的泛化應用求,推動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和產業化進程。

北京零重空間技術有限公司發布了最新MD800L型智能衛星數據一體機。據北京零重空間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張北介紹,作為業內首款可搭載DeepSeek大模型並支持多模態數據融合的衛星遙感智能產品,該機型可在為用戶提供智能化一站式解決方案,重構遙感數據應用體系。通過整合語譯及圖像處理大模型,實現了遙感數據分析從“人工判讀”到“自主認知”的技術跨越。

生物技術與大健康領域同樣成果斐然。北京雷泰騰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SuperX “機器人”加速器,該產品已獲批“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通過融合放射治療、智能機器人等前沿技術,將攻克運動腫瘤與放射線難以精准對位的世界級難題,解決國產放療設備卡脖子問題。

朱雀二號、朱雀三號、長征八號甲等一台台高聳的火箭模型﹔預計2026年完成首飛的“雲行”超音速飛機“竄天石猴”模型﹔中科網威自研的國內首款搭載國產DPU芯片的800Gbps下一代防火牆﹔沉浸式的“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全景秀”……本屆科博會上,亦庄展區還展示了諸多新產品新技術新方案,用一項項“行業首創”“國內首次”“全球領先”,著色“44637”高質量發展聚變提升戰略(第一個“4”指傾力建設全國集成電路產業高地、持續打造全球首個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高質量建設國家信創產業基地、高水平打造全國首個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等四大國家戰略;第二個“4”指鞏固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產業、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等四個主導產業;“6”指全面布局未來信息、未來健康、未來制造、未來能源、未來材料、未來空間等六大未來產業;“3”指強化數實融合、兩業融合、科文融合等三個融合;“7”指構建產業組織、創新培育、要素保障、人才服務、開放協同、城市活力、黨建引領等七大支撐體系),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力介紹,作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三城一區”主平台,北京亦庄圍繞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深入實施成果轉化“六大工程”。通過實施關鍵技術“攻堅工程”,鍛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通過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加速工程”,健全“三城”對接機制,2024年實現“三城”科技成果落地轉化176項,高校落地及合作項目65項。通過實施科技創新環境“優化工程”,搭建成果轉化生態,已布局13家國家級孵化器、眾創空間,搭建全市首創的全鏈條創新服務體系,推動設立經開區首個知識產權証券化項目。通過實施科技金融“賦能工程”,完善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體系,設立的成果轉化“種子基金”已完成首個項目投資。通過實施科創政策“升級工程”,推進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措施試點落地。通過實施開放合作“拓展工程”,提升科技創新引領輻射能力。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