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U30十周年成果發布 高精尖科創人才梯隊初具規模

人民網北京3月31日電 (記者李博)在3月30日舉行的2025中關村論壇平行活動——北京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發展論壇上,中關村U30發布十周年成果暨2024年度30位優勝者榜單,並同步啟動2025年度青年科技創業者招募。活動由北京團市委與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海澱區政府等單位聯合主辦,通過資源整合、政策引導和活動協同,共同推動青年創新創業生態發展。
作為青年創業平台,自2015年發起以來,中關村U30以“尋找改變世界的青年創業力量”為使命,致力於傳承中關村創新文化與企業家精神。十年來,中關村U30聚焦“高精尖”產業布局,以中關村為核心輻射國內外,累計吸引全球6000余名青年科技創業者參與,並選拔出279位優勝者,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佔比74%,博士佔比33%,畢業於國內外頂尖高校。
十年來,中關村U30項目廣泛覆蓋量子信息、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等未來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以及數字經濟、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方向,累計創造就業崗位數萬個,持續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動能。
中關村U30構建“政產學研金介媒”的創業雨林系統,創業指導、產業對接、品牌打造、政策直通車……從解決創業者實際訴求出發,精准對接青年創業需求。平台構建200+導師矩陣,涵蓋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搭建“立體化”指導網絡﹔聯動政府部門、高校院所、創業服務等百余家機構與科研院所,累計舉辦創業訓練營、政策對接會等專項活動上百場,為青年提供資源鏈接的橋梁﹔依托北京地鐵、公交廣告等媒介矩陣,打造“科創新生代”品牌IP。其創新模式已推廣形成天津U30、深圳U30、長三角G60科創走廊U30等品牌集群,形成“多點聯動”的全國性青年科創生態網絡,為全球科技創新注入中國青年力量。
十年來,中關村U30孵化企業累計完成再融資超200億元,培育出2家上市企業、80余家專精特新企業,其中23家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10余家晉級獨角獸或准獨角獸行列。梅卡曼德機器人憑借“AI大腦+3D視覺”技術,助力千余家制造企業實現產線智能化升級﹔華翊量子突破量子計算核心算法,推動我國量子科技躋身國際第一梯隊﹔華龕生物自主研發的三維細胞培養技術,為再生醫學領域開辟產業化新路徑﹔運去哪構建數字物流平台,重塑全球供應鏈生態。強腦科技、鬆延動力、博雅工道、材華科技等越來越多高成長項目從這裡走出。此外,星測未來、雲聖智能等企業在低空經濟、高端裝備等領域實現原創性突破,成為行業技術標杆。
論壇上啟動了2025年度青年科技創業者招募,將繼續聚焦高精尖產業結構,重點面向35歲以下青年創新創業者,聚焦未來產業、戰略新興產業、數字經濟等七大領域,選拔具備創新能力的“破壁者”。優勝者將獲北京區域地鐵及公交廣告資源支持、頭部機構定制化創業培訓,並擇優納入北京市青年聯合會、青年企業家協會、青年創業發展促進會等平台。
未來,中關村U30將繼續扮演“創新孵化器”角色,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夢想舞台,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注入澎湃動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