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營商環境改革持續迭代升級 200余項舉措擦亮“北京服務”

人民網北京3月25日電 (記者李博)記者從3月25日舉行的“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踐行首善標准 擦亮“北京服務”專場獲悉,《北京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 打造國際一流“北京服務”工作要點(2025年)》於日前發布,提出46個方面200余項改革任務,全面提升“北京服務”,持續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在有條件的產業園區推行“免証辦”
“今年是北京市連續八年迭代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聚焦企業群眾可感可及的關鍵痛點持續發力,讓企業群眾充分感受到‘北京服務’的力度、速度、溫度和開放度。”北京市發改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林劍華介紹。
突出“北京服務”力度,加大金融支持,推動全市科技企業貸款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增速﹔發揮千億級政府投資引導基金作用,持續擴大資本對創新企業支持力度。優化空間保障,再推出一批滿足企業多元化發展需求的用地政策,再升級一版北京市產業地圖,幫助企業快速鎖定園區資源和配套政策。拓寬應用場景,完善市區兩級重點產業應用場景常態化發布機制,為新技術新產品落地提供更多機會。完善海外引進人才支持保障機制,全方位做好住房、教育、醫療等服務保障,讓海內外英才安心在京發展。
突出“北京服務”速度,強化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雙輪驅動,升級完善“e窗通”“京策”“京通”等系統平台,推進“人工智能+政務服務”。以企業群眾辦事視角出發,設計更多“高效辦成一件事”場景,新增科技成果轉化等至少10個場景,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購房、個人創業等一批高頻場景。大力推進工程建設項目簡化辦、集成辦、提前辦,加速項目落地,在有條件的產業園區推行“免証辦”,讓企業不再重復提交材料。
今年公交與軌道50米內換乘比例提高到90%
突出“北京服務”溫度,企業方面,通過加大非現場監管提高檢查量佔比至50%以上,將更多信用好、風險低的企業納入“無事不擾”監管范圍,推行“掃碼檢查”最大限度減少入企檢查頻次,依法拓展“輕微免罰”“首違不罰”事項范圍,依法制定從輕、減輕行政處罰事項清單,為企業營造安心合規發展環境。群眾方面,優化互聯網醫療在線診療等服務體系,公交與軌道50米內換乘比例提高到90%,在公園、軌道交通等場所豐富更多餐飲、休閑、娛樂等功能。
突出“北京服務”開放度,為入境人士提供銀行卡開戶、通信卡辦理、消費掃碼支付等一站式服務,外籍人士隻需一部手機即可暢游北京。不斷優化e窗通平台在線身份核驗等功能,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更佳在線登記服務體驗。打造專屬團隊為外資企業提供項目對接等一條龍服務,吸引更多標志性外資項目落地北京。實施更加開放的總部經濟政策,吸引更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在京發展。
10.5萬家企業納入“無事不擾”清單
林劍華介紹,近年來,北京持續聚焦企業所需所盼精准施策,推出112個“高效辦成一件事”,平均減時間60%、減材料55.9%、減跑動89.2%。大力推行非現場監管,推動現場檢查必須“掃碼”,建立“無事不擾”企業清單,已惠及10.5萬家企業。普惠小微貸款余額超萬億,直接融資規模居全國首位,為企業減稅降費及退稅超1500億元。
持續為企業快速成長營造更好的生態,出台醫療器械、新材料等40余項細分產業支持政策,升級北京市產業地圖,醫藥健康產業新晉萬億級產業集群。備案上線大模型105款,居全國首位,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中關村先行先試改革試點取得實效,布局支持25家標杆孵化器、26家概念驗証平台,成立千億級政府投資基金,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揭榜自創區試點政策數量全國第一,北京連續兩年位居全球創新城市第一。每天新設科技型企業數量超過300家,國高新、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及獨角獸企業數量領跑全國。
持續努力讓居民的工作生活更加便利,北京“七站兩場”實現地鐵全覆蓋,推出通學、通醫、通游專線352條,公交與軌道50米內換乘比例達到88%。推出“BEIJING PASS”一張卡串聯起交通出行、文旅景區等眾多場景使用需求,率先實現境外銀行卡“直刷”坐地鐵,機場支付服務示范區服務境外來賓3.3萬人。全市統一預約挂號平台覆蓋全部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481項檢驗檢查結果實現全市醫療機構互認共享。
首都營商環境實現由“跟跑”到“領跑”的躍升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徐陽光表示,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沃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石,集中彰顯城市發展活力和魅力。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營商環境改革的日益創新,北京近年來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聚焦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提出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北京服務”。
2017年以來,北京每年發布一版改革任務,壓茬推進改革。2023年12月,《關於北京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北京服務”的意見》印發,也標志著北京市營商環境進入全面整體優化升級的新階段。
“‘北京服務’的覆蓋面廣、便捷高效、注重創新、突出國際化,已經成為北京營商環境的一張靚麗名片。”徐陽光說,北京通過迭代升級的營商環境改革,強化制度保障、探索流程再造、樹立服務品牌,以先進經驗引領全國,實現了首都營商環境實現由“跟跑”到“領跑”的躍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