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100場主題演講、20場圓桌對話將上演 人工智能重磅成果集中亮相

2025年03月28日09:13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人工智能重磅成果集中亮相

  昨天,記者從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人工智能主題日”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人工智能主題日相比去年在核心論壇、專場論壇和特色論壇數量上均有顯著增長,活動期間將舉行100場主題演講、20場圓桌對話,發布約50項重磅成果,充分展現人工智能領域的蓬勃發展態勢和創新活力。

  3月27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常設展吸引不少參觀者前來參觀了解。實習記者 金瑤攝

  50項重磅成果將揭曉

  “人工智能主題日活動,是海澱區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推動人工智能佔先發展、講好海澱科創故事的重要平台載體。”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辦公室主任王玉霞說。

  主題日期間,圍繞AI大模型、具身智能、通用人工智能、數據跨境流動、未來互聯網、6G等前沿技術,以及人工智能在醫藥健康、商業航天、自動駕駛、城市治理等領域的融合應用,將舉辦系列專業論壇和重大成果發布活動,圖靈獎得主約瑟夫·斯發基斯、歐中企業聯合會會長恩裡克·施耐德等全球大咖開展研討交流與思想碰撞,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前沿科技和產業發展趨勢。

  創新成果將在主題日期間接連涌現。主題日期間,國家部委、北京市將發布人工智能系列重磅政策和最新成果。新型研發機構、人工智能企業、社會組織等各類創新主體也將在主題日發布一批原創前沿成果、權威研究報告、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等。據統計,納入主題日發布議程的約50項重磅成果,將集中展示技術、產業和生態的新成效新布局。

  AI人才計劃與金融支持將發布

  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信息科技處副處長李天琪介紹,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規模持續增長,2024年核心產業規模接近3500億元,同比增長約29%,產業增速創近三年新高。為更大力度地支持與培養人工智能青年人才,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將發布“北京智星青年人才計劃”,打破常規評價選才模式,做到青年人才早發現﹔針對10多歲的潛力少年,將成立“北京少年人工智能學院”,建設創新的青少年特色培養體系﹔針對20多歲的優秀青年,打造貫通“本碩博創”的培養機制﹔針對30多歲的頂尖學者,實施智源學者計劃。

  人才資源是關鍵,金融支持是后盾。李天琪介紹,前期北京市人工智能、信息產業、機器人等3支產業投資基金,已投資70余個項目、投資額60余億元,帶動社會資本超200億元,重點投“小”、投“早”、投底層技術,助力中小微企業創新研發與產品迭代。論壇年會期間,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成長基金將啟動合作一批子基金,瞄准產業鏈核心環節補鏈強鏈。此外,北京市相關部門還推動中國銀行北京分行制定《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未來三年將為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鏈提供最低300億元的綜合金融支持,為中小微初創企業提供專項貸款貼息。

  AI企業符合條件可免租入住

  作為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研發基礎最好、創新能力最強、產品迭代最活躍的地區,海澱區正從算力供給、產業投資、空間保障等方面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王玉霞介紹,在空間保障方面,“中關村AI北緯社區”將在主題日期間發布,海澱區將在科學城北區構建10萬平方米以上人工智能企業重點承載區,在該區域內,空間、產業、人才、企業服務等四大類共9項市、區、園疊加政策。為支持人工智能領域初創企業發展,符合條件的AI企業可免租入駐,最高享受三年全免費的租金優惠。該社區旨在破解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經營成本高、配套保障不足等難題,力圖“讓科學家專注創新,讓創業者輕裝前行”,全力護航技術創新與人才成長,加速人工智能顛覆性技術創新與新質生產力發展,助力海澱區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創新戰略腹地。

  2024年,海澱區率先發布了首個人工智能街區概念,以五道口和大鐘寺兩個先導區,以及京張遺址公園創新交往帶為核心,整體規劃了53平方公裡。在發布會上,海澱區對人工智能街區的階段性進展進行了介紹。區發改委副主任秦蘭蘭說,海澱區建設了“i友未來社區智能體”,為原點社區200余家人工智能企業、17萬創新人才搭建了人才撮合、政策問詢、創業交流的平台。隨著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入駐原點社區,“泰利驛站”人工智能產業孵化器加快建設,人工智能街區已經發揮出產業集聚效應。

  秦蘭蘭介紹,下一步,人工智能街區建設將重點聚焦網絡基礎、算力供給、城市感知、街區智能體和數據體系建設,並推進數智空間與國土空間、城市功能和產業空間的深度融合,為創新主體持續提供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試驗田”“訓練場”。

(責編:池夢蕊、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