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慶區四海鎮用好綠水青山 “生態存折”能消費

長城腳下,百裡畫廊﹔古鬆連片,四季花海。這裡是北京市延慶區四海鎮。
四海鎮,延慶區的生態涵養鄉鎮,也是山區鄉鎮。雖然守著這些京味兒十足的資源,但過去一直沒有發展出帶動能力強的特色產業,集體經濟一度薄弱。2022年初,鎮裡18個村有7個集體經濟收入不足10萬元。
產業如何發展?鄉村如何振興?四海鎮堅持黨建引領,精心布局農文旅產業。經過3年的實踐,探索出村集體自主經營、村企合作、共生社區建設、村村組團共富發展、“股份經濟聯合社+村集體+企業”、綠水青山使用費生態權益交易、村集體領辦合作社、農資集採直供等八大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模式。
2024年底,四海鎮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860萬元,涌現出1個百萬村、8個50萬村,單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突破20萬元。
四海鎮黑漢嶺村,花海夜市、“小溪嘟嘟”農文旅綜合體等項目落戶於此。一到夏日,斑斕夜色裡,燈光如織,來此消夏納涼的游客絡繹不絕。村黨支部書記史雲龍介紹:“2023年我們村成為鎮裡首個‘百萬村’,去年花海鄉遇民俗旅游專業合作社創收79.55萬元,給村民分紅8.2萬元。”
一村富了不算富,黑漢嶺村通過“村村組團共富發展”模式,與樓梁村、郭家灣村等集體經濟薄弱村合作,既讓兩個薄弱村參與分紅,還帶動周邊40名村民實現就業。
產業興旺,更要鄉風文明。今年初,四海鎮推出生態文明積分制,將積分兌換與提升人居環境、發展生態產業、保護生態環境、倡導文明新風緊密結合起來,引導村民在共建共治中實現共享。
記者觀察到,參與積分的村民都會擁有一張生態存折,詳細記錄每一筆積分的獲取與使用情況。生態存折對應5個方面9類場景,1積分等同於1元錢,村民拿著生態存折既可以在合作超市兌換各類生活用品,也可以在鄉村振興創客直播間購買四海鎮特色農產品,還可以在花海夜市消費,游覽鎮域景區。(施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