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軌道醫生”上崗 京港地鐵創新應用軌道智能綜合巡檢車

人民網北京3月25日電 (記者池夢蕊)日前,京港地鐵迎來了一位新“成員”——軌道智能綜合巡檢車。它猶如一位全能的“軌道醫生”,集軌道巡檢與鋼軌探傷兩大功能於一身,融合超聲波探測、智能檢測、缺陷識別算法等多項前沿技術,為地鐵軌道進行精准“把脈”,可全面提升巡檢效率及軌道設備的可靠性,為乘客的出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此次,京港地鐵創新試點軌道智能綜合巡檢車,實現了軌道巡檢與鋼軌探傷兩大功能的集成應用,這一舉措在國內軌道交通領域內尚屬首次。
軌道作為列車行駛的“跑道”,直接關系到地鐵運營與乘客的安全。為保障軌道狀態及相關設備安全可靠,每日地鐵停運后,京港地鐵會按照計劃,開展軌道巡檢和鋼軌探傷作業。其中,軌道巡檢屬於日常巡檢,需要全面檢查軌道設備及其附屬設施的外觀狀況及周邊環境,及時發現並處理軌道損傷以及影響行車安全的隱患,而鋼軌探傷則是對鋼軌進行定期“體檢”,運用超聲波探傷儀檢測軌道內部的缺陷和損傷。這兩項工作相輔相成,為軌道安全建立起雙重保障。
為了進一步提升檢測效率,在有限的夜間作業時間內,更高效地完成軌道巡檢及探傷工作,京港地鐵提出多元化軌道綜合檢測構想,通過研發軌道智能綜合巡檢車輔助人工檢測,同步完成軌道巡檢、探傷等多項檢測,為軌道精准“把脈”,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雙系統聯合,效率倍增。軌道智能綜合巡檢車集成了軌道巡檢與鋼軌探傷兩大功能,實現了雙系統的高效協同工作,在一次檢測過程中,能同時完成道床、隧道、軌面巡檢及超聲、鋼軌探傷多項任務,檢測速度達15-20千米/小時。配備高精度線陣相機與智能圖像識別算法,精准採集分析隧道軌道缺陷。同時,多通道高速超聲波探傷系統,可准確探測鋼軌內部隱蔽傷損。自巡檢車上線以來,經試點應用數據顯示,相較於人工檢測,軌道巡檢效率提升33%,鋼軌探傷效率提升150%。
模塊化設計,靈活多變。軌道智能綜合巡檢車採用模塊化設計,車架、座椅、顯示屏等部件均可拆卸,工作人員可在3分鐘內完成組裝或拆卸﹔同時,巡檢與探傷模塊還可根據實際需求靈活搭載,滿足不同場景下的檢測需求﹔此外,檢測模塊的自由組合功能也為未來的功能拓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智能化操作,安全高效。軌道智能綜合巡檢車還具備智能化操作的特點,它擁有自動對中、避障預警、區間隧道全景記錄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檢測過程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時,還能實現軌面視頻監視、同區段數據同屏回放、檢測數據實時上傳等功能,減少了數據整理和分析的時間,輔助工作人員不斷優化檢修策略。
京港地鐵相關負責人表示,軌道智能綜合巡檢車的應用是京港地鐵在地鐵檢修領域的一次重要創新。這一創新不僅提高了軌道交通基礎設施的巡檢准確性,還實現了多專業綜合作業,在有限的夜間作業時間內,提升檢修效率,進一步確保了行車安全性,助力推動地鐵行業檢修模式變革。未來,京港地鐵將不斷優化維修策略,提升運營管理及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同時,還將積極發揮自身在工程管理及運營服務方面的經驗優勢,持續開展車輛、信號、軌道等多個專業智能運維系統的課題及項目研發,為城市軌道交通的智能化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