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知產”變“資產”,破解科創企業融資難

2024年豐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28億元創歷史新高

2025年03月10日16:07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 (鮑聰穎 袁陽)輕資產、高研發的科創企業如何破解融資難題?曾經被束之高閣的專利証書,如今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成為了破局的關鍵。近日,記者從豐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2024年全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攀升至28億元,創歷史新高,為科技創新企業注入強勁發展動能。

從知識產權到真金白銀:科創企業“突圍記”

“2023年公司迎來了新一代主打產品的批量供貨,採購原材料的3000萬元資金缺口卻成為橫亙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陽光凱訊(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章平回憶道。

作為一家注冊在豐台區的高新技術和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要從事移動通信系統及通信安全系統設備的研發、制造、銷售及工程實施,結合公司自主研發的輕量化統一移動核心網交換平台、支持深度定制的綜合業務平台、端到端的網絡安全平台等三大平台,向特種領域用戶提供移動通信系統及通信安全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

這家專注技術創新的輕資產型科技公司,雖手握百余項知識產權,卻因缺乏足夠的實物資產進行抵押而陷入融資困境。在傳統的信用貸款模式下,企業僅能新增不足1000萬元的銀行貸款,與實際的資金需求相差甚遠。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企業可以用合法擁有的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經評估作為質押物從銀行獲得貸款。

“知識產權質押如同一場及時雨,在我們一籌莫展之際,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不僅將我們的銀行授信額度提升至3000萬元,資金及時注入后,使公司順利完成新一代移動通信產品的產能提升,實現新舊產能的切換,新產品市場佔有率更是穩居行業前列,為未來5年營業收入穩步增長打下堅實基礎。”陳章平談起這筆貸款,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告訴記者:“2024年是我們第二次利用知識產權質押獲得大額貸款,兩年來通過知識產權質押獲得銀行貸款7000萬元,切實體驗到了知識產權從‘知產’變‘資產’的便利和好處。”據悉,豐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與中信銀行合作,建立知識產權質押綠色通道,企業將一項核心移動通信技術專利質押,7個工作日內即獲3000萬元授信額度。

政銀協同創新:破解科創企業融資困境

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豐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匯總區域內創新型中小微、專精特新“小巨人”、獨角獸、知識產權試點優勢企業,與注冊數據、專利數據比對,篩選出具備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資格的企業名單,實現了對豐台區科技創新型企業基本情況的全面掌握。同時,搭建“銀企”對接平台,與轄區銀行機構建立“白名單”雙向推送機制,全面了解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品,邀請專家學者開展“入園惠企”政策宣講會等舉措,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提質擴面。

“通過數據比對,我們發現陽光凱訊(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專利技術符合質押要求,實地走訪后向企業主動推送補貼政策,協助完成了評估和貸款審批流程。”豐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中心主任馬靜介紹說。通過政府牽線搭橋,企業不僅獲得研發資金,還享受了利率優惠。

此外,豐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針對科技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特別是具備輕資產、重知識產權且有融資需求的企業,提供“管家式”服務,通過政府搭台,引導銀行、擔保公司、評估公司等形成“服務包”,同時實施“幫辦代辦”,全方位為企業打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路徑,提升企業“知產”變“資產”的信心和能力,助力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豐台區推進“倍增追趕 合作發展”,打造2+4+6現代產業體系,強化軌道交通、航天航空主導產業優勢,做大做強新興金融、高端商務、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特別是中關村豐台園、北京麗澤金融商務區和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的不斷崛起,已逐步成為“科技+文化”新地標和數字經濟新高地,以及首都金融產業的新高地,聚集了豐台區近90%的高質量創新資源。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是助力科創企業‘知產’變‘資產’的重要途徑,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提質擴面,對充分挖掘知識產權價值、促進科創領域高質量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未來,我們將搭建‘銀企見面會’機制,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水平,繼續落實合作協議,推進知識產權質押的普惠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中心主任馬靜表示。

(責編:尹星雲、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