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文化

政策扶持助力北京視聽行業大放異彩

2025年03月04日08:43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政策扶持助力北京視聽行業大放異彩

優化營商環境、賦能精品創作、加強人才培養,近年來北京市廣電局通過一攬子舉措提供政策支持,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北京文化IP標杆性項目,助力文化科技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記者連日來採訪了黑弓文化、點眾科技、中影年年等知名文化科技企業,受訪企業紛紛表示,北京的政策扶持有力度更有溫度,小到劇本修改建議,大到項目審批備案,24小時都有專人對接,精准高效全程護航,政府服務的“加速度”“超暖心”讓企業更有信心扎根北京,創新發展。

一對一管家式服務企業

去年12月,首部接訴即辦主題微短劇《西城無小事》上線播出,作品細膩入微地描繪了一位青年在社區服務的火熱熔爐中百煉成鋼的故事,全網播放量達3.1億次,並入選國家廣電總局2025年微短劇春節檔推薦片單。這部微短劇由北京點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制,該公司是微短劇領域的頭部企業。點眾科技組織創作的另一部微短劇《這世間如你所願》以穿越時空的力量,讓當代年輕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先烈的偉大,全網播放量1.6億次,入選2024網絡視聽精品節目。

點眾科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精品微短劇項目從劇本創作到后期制作均得到了北京市廣電局專家的專業指導。考慮到微短劇短平快的特點,北京市廣電局專門成立了“微短劇專班”,為精品微短劇內容提供專業指導和加速審核。點眾科技創作的《我在宋庄》《我在王者當大俠》《除夕闖進我家門》等精品微短劇項目都是在北京市廣電局的指導和支持下,實現快速審核上線。

北京黑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專注科技美學領域十余年,是國內一流的跨媒體創意機構,今年公司有望在北京落地多個重量級項目,包括居庸關長城沉浸式夜游項目、前門的中軸線沉浸體驗和城市更新項目等。公司創始人王志鷗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項目啟動之初,北京市廣電局就建立了一對一管家式服務,全程跟蹤,及時幫助對接相關部門支持項目成長,提供個性化的支撐服務。

王志鷗特別提到,北京市廣電局打造了“廣納賢 電小二”營商環境服務品牌,推出了《視聽企業全發展周期十大服務行動方案》,為文化科技企業提供從初創到成熟的全生命周期服務,確保每一個項目都能得到精准的政策支持和資源對接。“從政策到資金再到相關落地的服務,北京市廣電局的團隊全流程和我們面對面地交流,讓我們感到非常暖心。而且政府部門的支持不僅僅是資金和政策上的扶持,更是在創新環境、資源對接、市場拓展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助力。”王志鷗說。

整合資源推動產業提質升級

近年來,北京市廣電局建立了“北京大視聽”精品創作工作機制,統籌推進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全類別文藝作品的選題策劃、創作生產、宣傳推介,大力提升精品創作生產效能。北京市廣電局還出台了《關於推動北京動漫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北京動漫30條),逐漸釋放政策影響,有力推動了中國動畫先進技術應用及動畫電影的工業化進程。

中影年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古風類型網絡動畫片《少年歌行》自推出以來,憑借精美的制作、緊湊的劇情和豐富的角色塑造贏得了市場認可。截至目前,該系列作品已在全網獲得超過70億次的點擊量。中影年年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企業的明星IP,《少年歌行》系列不僅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還獲得了“原動力”“網絡視聽發展基金”“北京大視聽”“青春中國夢”等項目的支持和推廣。她介紹說,北京市廣電局為企業提供了定制化政策扶持,“一事一議”“一企一策”等方式確保企業能夠享受到精准的政策支持。作為視聽行業的重點企業,中影年年通過“一網通辦”平台,可以在線上完成一系列繁瑣的業務辦理流程,同時北京市廣電局還提供“一對一”企業問題回訪服務,根據企業填寫的需求和問題及時回訪。

北京市廣電局高度重視對行業的引導和扶持。去年,北京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廣播電視精品創作大會,吸引全國1000多家業界機構、5000多名行業代表深度參與,激活創新動能,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此外,北京動畫周、中國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大會、北京國際視聽大會等行業盛會,通過政策發布、行業分析、案例共享等有效方式,破除行業信息壁壘,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統籌各方力量共謀行業發展。

點眾科技有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廣電局積極幫助企業進行政企合作對接,組織屬地公司開展“短劇游北京”創作計劃,與各區從內容創作、人才培養、資源整合等方面開展合作,推動產業提質升級。在北京市廣電局的引導下,點眾科技和石景山區、懷柔區、通州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點眾科技為石景山區定制的《京西回響》《如果AI》、為通州區定制的《我在宋庄》等文旅微短劇,以及多部精品項目等得到了基金扶持。

求賢若渴打造人才高地

在文化科技融合的發展過程中,人才無疑是最核心的推動力,在人才培養方面,北京市廣電局通過實施“北京大視聽人才行動計劃(2023年-2025年)”,打造具有國際視野、創新能力強的大視聽人才隊伍。該計劃包括人才品牌建設、重點領域人才培養及優化人才生態服務體系等多方面內容。

讓王志鷗感到欣喜的是,去年北京市廣電局推出了首屆北京大視聽“京琅琊”人才項目,他本人也成為“京琅琊”領軍人才之一。該項目以“琅琊”命名,蘊含了“如玉而精,求賢若渴”的深厚寓意。在王志鷗看來,在“京琅琊”的感召下,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高端人才聚集北京,共同推動首都成為全國視聽人才的集聚高地,也將持續為文化科技和視聽行業發展注入更多可能和活力。

中影年年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中影年年作為行業內的知名企業,相繼參與了“京琅琊人才”“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領軍人才評選”“‘京琅琊’視聽人才學院”“精品創作大會”“藝術大會”等行業相關人才培訓、交流活動,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北京的政策不僅有力度,更有溫度。讓我們更有信心扎根北京,創新發展。”王志鷗表示,眾多企業選擇北京,在於這裡所營造的開放包容、創新活躍的文化科技生態環境,北京正以其獨特的優勢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文化科技企業的理想發展沃土,無數富有創意和前瞻性的文化項目得以在這裡落地生根、茁壯成長。(本報記者 邱偉)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