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全國政協委員郭媛媛:韌性城市建設持續推進、成果顯著

2025年03月07日14:11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全國政協委員郭媛媛。(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北京3月7日電 (記者尹星雲)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郭媛媛通過北京市政協委員履職平台,就韌性城市建設接受記者採訪。

在城市發展過程中,韌性城市的建設受到了各方的廣泛關注。“去年我提出的韌性城市建設的提案得到了相關部門的認可,部分建議已被納入相關政策法規文件的考慮之中。”郭媛媛表示,“國家對於提升城市韌性建設的努力從未停止,從頂層規劃到市民應急素養培育,各方面都在穩步向前推進。”

具體而言,在頂層設計方面,北京市已經設計了關於韌性城市空間的專項規劃,提出了構建五級韌性空間規劃布局體系的設計方案。這一體系不僅關注到了城市的物理空間布局,還致力於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城市內部的信息互通,以形成對韌性城市的軟性溝通機制。與此同時,韌性社區的建設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協同效應逐步顯現。

郭媛媛介紹,北京在韌性城市建設方面的技術創新走在全國前列。例如,仿真實驗室通過優化場景模擬等技術手段,為韌性城市的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此外,建立的應急物資雲儲備機制,能夠在緊急情況下迅速調配所需物資,極大地提升了城市的應急響應能力。

除了硬件設施的完善,市民的安全意識和應急素養也在不斷提升。“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像心肺復蘇這樣的基本急救技能已經被納入中小學的基礎素質教育當中,”郭媛媛說,這無疑將為社會注入更多具備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的“新鮮血液”。

郭媛媛表示,將繼續關注韌性城市建設這一主題。“韌性城市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續不斷地努力才能見到成效。”她強調,“隨著國家及北京市政府的不斷投入和支持,我們有信心看到更多的積極變化。”

她表示,韌性城市的建設正逐步成型,其帶來的不僅是城市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的增強,更是社會安全水平的整體提升,“未來,隨著更多創新舉措的實施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韌性城市建設必將迎來更好的發展前景。”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