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台方庄:社區“微更新”撐起居民“小幸福”

豐台區方庄街道的芳城園一區第一社區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社區內基礎設施歷經數十載風雨,不同程度的老化與破損逐漸顯現。
社區4號樓南側通道,是居民日常出行的主要進出口,卻因底商佔道經營,攤位一個緊挨著一個,將通道擠得愈發狹窄,再加上亂停亂放的自行車,居民們每天進出都得小心翼翼、側身而行,稍不留意就會發生碰撞。居民反映強烈,期望能得到有效解決。
隨著方庄街道城市更新工作的有序推進,芳城園一區第一社區積極響應,將目光聚焦到“樓門微更新”項目上,決心以此為突破口,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為充分傾聽居民的聲音,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走訪,組織多場居民座談會,廣泛收集意見與建議,最終選定4號樓作為試點,探索開啟樓門微更新。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社區黨委充分發揮“主心骨”作用,搭好平台,整合各方資源。一方面,積極協調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對底商佔道行為進行集中整治,耐心與商戶溝通,講解相關法規政策,爭取他們的理解與配合﹔另一方面,聯合物業、志願者等多方力量,共同清理亂停亂放的自行車,規劃停車區域。同時,充分調動居民的積極性,引導居民自治,鼓勵居民全程參與項目建設監督。
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施工,樓門微更新項目圓滿收官,4號樓樓門內外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樓后通道的違建被順利拆除,原本坑窪不平的地面進行了硬化處理,變得平坦整潔﹔新建的車棚整齊有序,為居民的愛車提供了溫暖的“家”﹔樓門內牆面重新粉刷,潔白如新,陳舊的氣息一掃而空﹔嶄新的門禁系統安裝到位,為居民的安全保駕護航﹔更新后的樓門便民宣傳欄內容豐富,成為傳播信息、弘揚文明的重要窗口﹔新添的樓層標識清晰醒目,方便居民快速找到自己的家。
此次樓門微更新改造工作,看似只是一些“小修小補”,但每一個細節都飽含著社區對居民的關懷。修補一塊破損的地磚,讓居民不再有絆倒的風險﹔翻新一面陳舊的牆壁,讓家園重煥生機。這些舉動如同涓涓細流,匯聚成推動社區發展的強大力量,將社區便民、利民措施真正做到了實處。
芳城園一區第一社區的樓門微更新項目,不僅為居民打造了一個安全、便捷、舒適的生活空間,更傳遞了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理念。
未來,方庄街道將繼續以居民需求為導向,深入挖掘社區“小微空間”的潛力,用更多的小變化、小改善、小更新,不斷提升轄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