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才港”在北京豐台區開港 創新創業優質資源“一港匯聚”

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鮑聰穎)12月21日,北京市首家集政務、文化、市場、生態要素於一體的“國際人才港”在豐台區開港。活動現場,豐台區發布“豐才十條”人才政策和《豐台區提升人才出入境服務 支持人才高地建設的九項措施》、公布《豐台區新質產業人才發展白皮書》、啟動“豐雄人才零界灣”系列活動,從“引、育、留、用”多個維度,為各類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與保障,為區域蓬勃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
創新創業優質資源“一港匯聚”
記者了解到,“國際人才港”落地在南中軸地區的豐台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置“人才研修院”“服務專窗”“人才會客廳”等空間,具備人才服務、成果對接、專窗服務、生態展示、交流會客等多種功能,人才港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全周期、“一站式”服務,推動為人才服務從“能辦”向“好辦”“快辦”“辦成”轉變。
“國際人才港”集政務、文化、市場、生態要素為一體,構建“市、區、街”三級聯動工作機制。“人才港統籌1700余項政務服務事項,面向人才提供就業創業、政務咨詢、政務幫辦等服務,集約化鏈接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訓、金融服務、法務服務等各方資源,厚植人才成長沃土。”豐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人才港不斷豐富拓展文化內涵,承載更多國家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核心功能,成為對外交往的新門戶與會客廳。此外,還可以激發市場活力,鏈接市場資源,探索打造產業科技創新支撐體系,為企業和人才搭建平台,利用市場化手段開發和配置人才資源,最終實現政府有為、市場有效、人才發展、產業升級的積極效果。
“國際人才港”聚焦人才服務、產教融合、技術轉化等九大功能建設,圍繞“政策領航、服務護航、能力續航、賦能智航、發展遠航”五大板塊,不斷優化政策機制,全面暢通市場渠道,對接市場資源,為優秀人才和創業企業提供從“小規模”到“大市場”的全鏈條支持,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
豐台區委書記王少峰表示,豐台區著力打造人才品牌,全面構建人才創新發展的生態體系﹔積極促進產才融合,加快推動人才和產業要素集聚﹔注重拓寬國際視野,持續營造開放包容的人才交流環境。豐台區堅持把人才作為創新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形成了城市與人才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良好格局。隨著“國際人才港”開港,豐台將持續鏈接國內外優秀人才和創新資源,吸引四海英才來豐台大顯身手。
打造“人才管家團隊”,提供“不設限”服務保障
本次“國際人才港”開港,將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持續構建以區委統籌、66個街鎮委辦局為成員單位的豐台區“人才服務專員”工作機制,組建人才管家服務團隊,為各類人才提供“50+1”的全方位服務保障。“50”即政策支持、技能提升、政務服務、文化休閑等5類50項“一站式”服務事項,“1”即通過“一對一”管家式服務,以需求為導向,為人才及家屬提供“不設限”的生活服務。同時,統籌各街鎮設立“人才驛站”,打通人才服務的“最后一米”,真正將服務送到人才家門口,做到“誠意無限、服務無限”。
“‘人才管家團隊’依托‘國際人才港’服務主陣地,圍繞住房安居、醫療保障、交通出行等諸多方面,提供跨領域、全方位服務。我們將不斷優化機制,提升人才服務質效,讓人才在豐台安心發展。”豐台區“人才服務管家”表示。
為了進一步打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生態,為來區人才提供便捷的出入境服務,本次活動,市公安局豐台分局發布了《豐台區提升人才出入境服務支持人才高地建設的九項措施》,結合“國際人才港”建設,為中外籍高層次人才提供出入境“專窗辦”、加急簽注“港澳通”、優先申領“五星卡”等優質服務。同時,《措施》深度聚焦“兩區”建設、重點功能區建設,主動服務區域“倍增追趕、合作發展”,持續優化工作機制,釋放政策紅利,進一步促進國際人才集聚。
“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往來的便利化,對於推動區域產業發展和經濟繁榮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探索、不斷優化出入境便利舉措,疏通’難點’’堵點’,為來區人才提供更加精准、優質、高效的出入境服務。”北京市公安局豐台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豐才十條”全鏈條為人才保駕護航
人才是城市發展的動力,為了讓人才引得來、用得好、留得下,豐台區發布“豐才十條”人才政策,從“引、育、用、留”各環節為人才鬆綁,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
據了解,“豐才十條”人才政策覆蓋從頂尖人才、專業技術骨干人才到青年人才等群體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推進各支人才隊伍建設。政策更加注重發揮市場作用,創新引入預審備案、自主認定、以才引才、“定制化”引才等多維度、更靈活的人才遴選評價機制。設立引才“伯樂獎”,探索為企業釋放更多政策自主權。聚焦從“供給側”向“需求側”轉變,結合區域重點產業和企業人才發展需求,加大對科技人才、青年人才支持力度,在人才引進支持、科技創新獎補、金融法務服務、人才安居保障等方面制定更有吸引力、更具實效的支持舉措。
“本次‘豐才十條’人才政策發布,是在深度聚焦豐台區經濟產業發展的背景下,圍繞人才來區發展最關心、最關注的問題,統籌整合資源出台的一項務實舉措。我們將探索構建人才發展的政策性支撐體系、資源性支撐體系和服務性保障體系,著力推動形成人才成長和區域發展相互支撐、共融共促的新格局。”豐台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牟曉春表示。
除了發布“豐才十條”從全鏈條為人才保駕護航,豐台在新質產業人才培養上也有新動作。圍繞豐台新質產業人才發展,活動現場發布了《豐台區新質產業人才發展白皮書》,聚焦豐台區“10+8”新質產業發展格局下的人才需求與發展趨勢,歸納梳理豐台區人才發展政策體系,對豐台區新質產業人才產學研一體化進行指數分析,從行業布局、供需比、人才技能等視角出發對新質產業人才供需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明確豐台區新質產業人才需求落地場景,為區域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提供更加科學的指導和支持。
“當前,豐台打造軌道交通、航天航空兩大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著力培育空天信息、智能制造等戰略新興產業集群,加速布局低空技術、未來食品、智能醫工等新領域新賽道。豐台以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人才和創新已經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前行的核心動力。”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白皮書》發布人陳書潔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周年。十年來,豐台區牢牢把握發展機遇,推動產業資源、創新資源、人才資源有機整合。2024年12月5日,豐台區與雄安新區正式啟動了“豐雄人才零界灣”建設,此次發布首批共建項目,旨在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總體布局、全面融入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拓展優質產業資源和人才資源。
未來,兩地將攜手打造人才引育“共同體”,優化人才協同培養機制,聚焦信息安全、五醫融合、低空技術、軌道交通等產業布局,吸引集聚高層次人才團隊落地,打造產業聚集區,舉辦青創營、“學子回家·才聚豐雄”等活動,合力營造高水平人才發展生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