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十六區動態

一條留言惠及大興區7.3萬余名女性

2024年12月16日09:01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條留言惠及大興區7.3萬余名女性

本報記者 張宇

“這項政策太好了,作為一名外地來京工作人員,我也可以免費兩癌篩查了!”今年8月,在大興區工作的張女士通過微信京通小程序,成功預約了乳腺癌、宮頸癌免費篩查(簡稱“兩癌篩查”)服務。

張女士能享受到這個“福利”,還要從大興區檢察院發現的一條來自志願者的留言說起。

免費兩癌篩查中被區別對待

“您好,我想反映一個問題,大興區醫療機構在開展兩癌篩查工作中存在區別對待女性的情形,雖然我沒有北京戶籍,但我有居住証,也屬於常住人口,仍然無法享受免費的兩癌篩查服務”。今年1月,大興區檢察院檢察官徐金海在“益心為公”檢察雲平台上看到這樣一條留言。

根據志願者提供的線索,徐金海和辦案組成員立即對轄區內多家醫療機構進行電話咨詢、實地走訪調查,同步詳細查詢了北京市其他轄區醫療機構的相關政策。

“我們發現,有的轄區適齡婦女免費兩癌篩查服務擴大至常住人口,有的轄區以戶籍為標准限制免費兩癌篩查服務人群范圍。”徐金海說。

那麼正確的標准是什麼呢?法律政策有沒有規定?常住人口又是如何定義的呢?

帶著這些疑問,辦案組隨即開展了更進一步的調查。通過查詢首都之窗、轄區信息網等政府公開內容,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居住証暫行條例》等法律規范,辦案組的疑惑得到了解答。

一方面,早在2019年,國家就已將農村婦女兩癌篩查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去年國家衛健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加速消除宮頸癌行動方案”,要求完善流動人口在常住地接受篩查的配套政策,促進更多婦女接受篩查。同時,北京市衛健委等九部門也積極響應並出台本市實施方案,將全市適齡婦女免費篩查覆蓋人群擴大至常住人口。

另一方面,常住人口的標准,是指在本區實際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不管是否擁有本地戶籍,隻要經常居住在本地,都屬於本地常住人口的范圍。

再次明確免費兩癌篩查擴大至常住人口

“因此,大興區醫療機構以戶籍為標准限制免費兩癌篩查服務人群范圍的情況,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規定,損害了婦女健康權益。”徐金海說。大興區檢察院遂作為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立案調查。

今年2月,大興區檢察院與區衛生健康、婦聯、工會等相關單位召開座談會,厘清監管職責,共商治理政策,雙方達成了治理兩癌篩查適用人群標准不統一行為的共識。會后,檢察機關向相關行政機關制發了檢察建議。

相關部門收到檢察建議后,積極履職,及時整治不規范行為,撤回消除了適用人群標准不統一的相關宣傳通知,同時通過積極溝通請示,助推市級相關部門於6月出台了《關於優化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工作的通知》,再一次明確將全市范圍內免費兩癌篩查適用人群由戶籍人口統一擴大至常住人口。

今年8月,檢察院辦案組通過電話回訪、實地調查等方式開展“回頭看”工作,確認相關問題均已得到整改,常住人口適齡婦女可在本區范圍內的戶籍地或常住地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參加兩癌篩查,單就大興區就可直接惠及7.3萬余名非北京戶籍常住適齡女性。

據了解,北京市檢察機關深入推進“檢護民生”專項行動以來,嚴厲打擊侵犯婦女權益違法犯罪,依法懲治家庭暴力、性侵等犯罪行為,聚焦月子中心、母嬰室、生育津貼等一系列和婦女權益息息相關的內容開展檢察公益訴訟履職,和市婦聯等多部門建立機制,凝聚共識共同守護“半邊天”。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