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上線“就業直通車” 半年幫助近1400名求職者找到工作
石景山區人社局擺攤宣傳“就業直通車”線上服務平台。(資料片)
本報記者 代麗麗
通訊員 梁蕊 趙昕萌
12月6日,初冬的北京寒風瑟瑟,老張在家打開手機查看著當天要干的零活兒,一共三單,都在自家小區周圍。簡單收拾收拾,老張出發了。在石景山區,打零工、找零活兒不用跑市場,手機上就能搞定。
足不出戶接單打零工
家住八角北裡社區的老張是個電工,“后來廠子沒了,加上我年紀也大了,就沒再找工作,一直打零工。以前都是靠朋友們介紹活兒,或者建材城門口趴活兒,現在打開手機小程序,看到合適的活兒就接單,匹配成功后再上門服務!”老張告訴記者,“這個零工平台真靈!今天就有三單活兒,還都不遠!”
老張說的小程序是石景山區人社局在今年5月底上線的“就業直通車”線上服務平台。
石景山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將轄區所有單位名單按不同行業類別交給‘就業直通車’服務平台組建的地推團隊,他們會根據注冊人員求職意向反向挖掘就業崗位﹔同時,動員各街道、社區摸排轄區理發、快遞、菜站等七小門店用工需求。所有挖掘到的崗位統統錄入系統,目前平台共計上線9595個崗位,其中零工類工作佔比約為20%。”
記者通過微信小程序“社區快聘”登錄平台,選擇所在社區,就可以看到附近在招崗位。小程序內設置全職、零工和服務等模塊。例如選擇鑄造村小區,點擊“離家近”,可以看到距離最近的一份全職工作是后廚幫工,顯示距離隻有728米﹔距離最近的一份零工是攝影助理,顯示距離為438米。
自今年5月底上線試運行以來,石景山區“就業直通車”線上服務平台累計訪問量達57萬人次,近5000名石景山區戶籍或常住人口注冊登記,千余企業入駐,幫助近1400名求職者找到全職或零工類工作。
審查嚴格保障雙方權益
“就業直通車”招聘平台建起來了,怎麼讓它“活”起來,切實起到作用,又能保障供需雙方的權益,石景山區人社局下足了功夫。
“首先我們要確保的是真實性。”石景山區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求職者需實名登記,各街道負責轄區登記人員的信息審核及后續跟蹤服務﹔而所有入駐平台的企業,石景山區人社局會對其資質進行嚴格審查。“我們會對企業發布的崗位進行跟蹤分析,一個月內無人問津的或兩個月內沒有完成招聘的崗位,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看看到底是因為什麼。”
為保障用工規范,提高各個環節的透明度,石景山區“就業直通車”線上服務平台年內還將上線在線結算功能,“錢給沒給,給了多少,平台都有留痕,這樣如果雙方產生了薪資方面的爭議,我們可以從后台進行查看。”石景山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透露,除增加在線結算功能外,未來還將探索建立平台零工保險保障機制,為在平台打零工的勞動者購買定制化的保險產品。
線下驛站賦能線上平台
“這個平台的建立對我們街道而言是減負了,過去我們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去挖掘崗位、摸查轄區未就業人員信息。對於他們找沒找工作,成功沒有,全靠一次又一次的電話聯系或者上門回訪。而有了這個平台,大部分崗位有專人去替我們挖掘了,我們也能動態查看到登記注冊的轄區內未就業人員求職動向。比如他咨詢了哪些單位,成功沒有﹔他這周打了幾次零工,都是什麼工作,一目了然。”八角街道有關負責人給記者展示著平台的街道端后台,“今天上午就有4個人在平台上求職。”
“在區人社局的支持下,現在街道在促就業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像‘紅娘’了。”八角街道工作人員表示。傳統上,用人方發布招聘信息后一般就沒有其他動作了,需要求職者自己去尋找和聯系。另一方面,求職者對企業的實際情況了解又不充分。此時街道就可以起到傳話和撮合的作用。“比如看到平台上正好有我們街道的一家托幼機構需要招聘零工,每晚6點到8點照看孩子。我們又非常了解轄區失業人員情況,就能很快匹配到目標,展開進一步的撮合。”街道工作人員這樣解釋道,“有時候還會有些意外收獲,比如有些人是以零工形式到企業的,因為表現出色,轉為了長期工。”
此外,八角街道還在探索將零工模式與社區服務相結合。為治理轄區內電動車飛線充電問題,街道招募了一批檢查員參與到治理行動中,每天下午5點到晚上8點,檢查員會對區域內飛線充電的情況進行排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