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醫管中心多措並舉改善醫療服務
醫療服務更貼心,患者體驗更舒心。
今年,市醫院管理中心持續在“痛點上做文章、在難點上下功夫、在堵點上想辦法”,推動22家市屬醫院線上線下、多措並舉,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推廣“一櫃通辦”,一站式解決就醫需求﹔優化線上服務功能,理順就醫流程﹔落實“全院一張床”,解決“住院難”……市醫院管理中心推出的三個方面21項措施、92條具體要求,提升了患者就醫體驗和獲得感。
“一櫃通辦”提高就診效率
“以前有問題得去咨詢台,地方小、人多擁擠。現在可寬敞了,一人一座,還保証隱私。”一名患者在北京中醫醫院門診綜合服務中心順利復印好病歷,對醫院的新變化贊不絕口。“現在,醫院的門診量已接近建院初期設計量的4倍,提高診療效率迫在眉睫。”中醫醫院醫患辦相關負責人說,正是基於改善服務的初衷,醫院下定決心,探索一站式綜合服務模式。
銜接科室、集成業務、再造流程……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造后,今年10月,該院門診綜合服務中心啟用。“貫穿院前、院中、院后,這個‘櫃台’幾乎集成了所有需要辦理的業務。”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服務中心實現“八大功能,一櫃通辦”。不僅可以提供就診流程、門診政策咨詢等門診服務,審核蓋章等醫保服務,還能提供病案服務、藥學服務、財務服務、社工服務、快遞服務等。患者及家屬需要輪椅平車租借、失物招領等便民服務時,也可以到門診綜合服務中心求助。
中醫醫院只是市屬醫院完善服務、便捷患者就近辦理的一個縮影。
“我們的目標是,全面實現患者就醫‘咨詢有人答、問題有人解、困難有人幫’。”市醫管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本市市屬醫院全面實行“一櫃通辦”,通過設立一站式服務中心,整合咨詢引導、人工預約、蓋章審核、投訴建議受理、便民設備租借等服務功能,簡化入出院手續,給患者帶來便捷體驗。
“數智化醫院”改善服務體驗
“從診室直奔藥房,一步也沒多走。”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的骨科與運動醫學中心門診,自助機前幾乎沒有患者排隊。剛拿完藥的韓女士對就診體驗表示滿意。
新增自助建檔,取消取號環節,根據檢查檢驗結果匹配復診號源……今年以來,清華長庚醫院不斷升級官方App功能,線上服務已覆蓋就診全部流程。
患者到院后,已繳費患者無需在自助機或窗口取號,持電子就診碼、電子醫保憑証或醫保卡直接來到診間叫號屏刷碼報到,等候就診即可。通過App排隊叫號功能,還能實時查看候診情況。醫生看診開具處方后,也不用現場排隊,線上就能繳納藥品費用。該院還新增了跨診看報告的功能,患者找同一日、同一名醫師跨診看報告,無需再次挂號,可直接報到、按順序排隊。
該院醫務管理部負責人介紹,提升線上功能后,平均每名患者節省取號時長約2分鐘,整體候診時長縮短10.01%,對就醫體驗的改善效果顯著。
與清華長庚醫院抱著同樣的初衷,22家市屬醫院都在以“數智化醫院”建設為目標,理順診療環節,推進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
提供“全流程陪伴式”服務,確保患者就診全程“不迷路”﹔根據就診服務場景提供引導,主動推送微信消息﹔應用診間導航,方便患者精確定位目的地﹔探索預就診模式,挂號后提交預問診信息,實現“候診即就診”……
為了讓患者獲得更加舒適、便捷的服務體驗,市屬醫院群策群力,在“雲端”各出其招。
“全院一張床”緩解“住院難”
不久前,50歲的趙先生突發肝功能衰竭,來到北京佑安醫院的急診。患者的情況,適合收治在以重症肝病診療為主的肝病中心四科。但當天該科室僅有一張空余床位,原本計劃收治一名需擇期進行胃鏡治療的肝病患者。
過去遇到這種急事,往往醫生犯難、患者著急。自從該院落實“全院一張床”管理,情況得到了轉變。住院中心及時調配各科室床位,趙先生入住肝病中心四科的同時,原計劃擇期治療的患者跨區就近入住了中西醫結合病區的空余床位,誰也沒耽誤。
“醫院開放床位800張,肝病內科床位有322張。”該院住院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肝病診療是醫院的優勢、特色,但因床位有限,加上肝病治療周期長,患者“住院難”問題主要集中在肝病內科病房。為此該院成立住院服務中心,統一調配床位資源,優化住院服務流程,實施入院預約登記、咨詢、入院排床至收入病房等一體化服務。
“‘全院一張床’就是醫院哪裡有空床位,患者就住在哪裡。醫生跟著患者跑。”佑安醫院實行“全院一張床”,打破了科室界限,使患者不再受限於特定科室床位,可根據需要在全院范圍內選擇床位,讓各科室床位成為流動的共享資源。“如今,全院床位的使用率達83.2%,住院率93.85%,肝病患者找不到床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
今年,本市發布改善醫療服務工作方案,鼓勵醫療機構試點“全院一張床”。目前,22家市屬醫院已全部落實“全院一張床”管理,提高床位使用效率、醫療運行效率,有效縮短了患者住院等待時間。同時,市醫院管理中心強化醫療質量安全監督檢查,督促各市屬醫院通過開展醫護人員業務培訓、落實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發揮信息系統支撐作用等方式,持續改進醫療質量管理,確保跨科收治患者的醫療質量安全。本報記者 孫樂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