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大中小一體化健康學校建設 打造“五育融合”健康教育生態
北京32所大中小學入選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

本報訊(記者 李祺瑤)本市將打造“五育融合”的健康教育生態,推進大中小一體化健康學校建設。昨天,市教委介紹,本市首批32所大中小學入選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今后,市教委將持續推進健康學校建設,一校一特色構建“大健康”教育模式。
首批健康學校建設單位包括中關村第二小學、北京市第九中學等20所中小學,北京大學等12所大學。本市將依托健康學校建設,構建以運動、衛生、心理、營養為一體的“大健康”教育模式。各校將落實“健康第一”理念,強化體育鍛煉,面向所有學生打造“能出汗”的體育課,以班級為單位,組織開展班級聯賽,激發學生體育運動興趣,培養終身運動習慣。“五育融合”也是建設健康學校的重要內容,各校將推進健康+美育、健康+勞動教育,加強課程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和能力。
本市將健全多部門合作和家校社協同的育人機制,用“健康”連接課堂內外、家庭和社會。教育部門將加強與衛健、疾控等部門合作,利用豐富的教育資源、優質的醫療資源和其他社會資源,支持服務學校各項工作,密切家校溝通,提升家長監護責任意識和健康管理能力。各校將健全學生健康監測評價體系,健全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體系,家校共同防范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為推進健康學校建設,各校還將統籌規劃校醫院、衛生室、心理咨詢室等健康場所布局,按標准配備AED(自動體外除顫器)等急救設施﹔開發健康教育教學資源,全面提升學生健康素養和健康意識,向師生普及心肺復蘇術、AED使用、止血包扎等急救知識和技能﹔建設服務於學生身心健康的信息化平台,實現對學生體質健康、心理狀態、健康素養的動態監測和精准預警。
本市將發揮學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作用,為健康學校建設單位提供“智庫”資源。學生健康水平和健康素養將作為評價學校辦學質量、教師教學績效等內容的關鍵指標。
相關新聞
通州中小學均配衛生健康副校長
本報訊(記者 牛偉坤)通州區新一屆學校衛生健康副校長工作啟動會日前召開,來自全區31家醫療機構的124名醫務工作者成為新一屆衛生健康副校長,實現了全區中小學衛生健康副校長全覆蓋。
新一屆衛生健康副校長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通州院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等區內公立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均具有一定的公共衛生工作經歷。衛生健康副校長將發揮專業優勢,面向師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活動,與學校間建立起常態化的溝通協作機制,通過教育系統與衛生系統的共同努力,有效提升學校的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和區內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2020年,通州區在全市率先啟動衛生健康副校長聘任工作。根據《通州區學校衛生健康副校長管理辦法》,衛生健康副校長承擔學校衛生工作指導、健康宣教、學生健康狀況監測等工作職責,包括積極協助學校制定完善的衛生健康管理制度和工作計劃,加強對學校衛生保健人員的專業培訓與指導,定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健康教育活動,協助學校建立起科學有效的傳染病防控體系和校園環境衛生監測機制,推動學校與家庭、社區的聯動合作,構建全方位的校園公共衛生防控體系,助力師生健康素養提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