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向善 依法興善” 東城區舉辦法治宣傳進校園活動

人民網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池夢蕊)12月4日,我國第十一個“國家憲法日”,在“憲法宣傳周”系列活動期間,東城區結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內容,舉辦 2024 年 “崇德向善 依法興善” 法治宣傳進校園活動。
東城區慈善協會會長宋鐵健在致辭時表示,9月5日新修訂的《慈善法》正式實施,此次活動旨在加強慈善法宣傳,普及慈善知識,推動慈善公益理念進校園,提升青少年法治與慈善規范化意識,促進區域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
活動中,北京匯文中學公益慈善宣傳員發出倡議,倡導善言善行善擔當,隨后北京市民政局相關領導為慈善宣傳員頒發証書。同時,“北京匯文中學志願服務隊”正式成立,東城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呂帥帥授旗,東城區民政局與北京匯文中學簽署 “慈善教育文化合作協議”,搭建學生社會實踐平台,推動慈善文化宣傳、志願服務等多樣性合作。據了解,此前北京匯文中學已參與多項慈善活動,並設立 “善心善行建言記錄本”,為老年人定制 “幸福感”。
東城區副區長張曉峰表示,慈善文化與法治教育結合從“娃娃” 抓起,有助於加強慈善法治建設,樹立現代慈善公益理念,為青少年搭建健康慈善公益平台,將社會實踐融入課堂,促進青少年樹立正確三觀,讓法與善充滿青春力量。
當天,北京匯文中學還舉辦“崇德向善 依法興善”慈善法宣傳展,為加大法治宣傳力度,北京市民政局法規處還為學生們准備了一批法治宣傳、未成年人保護和慈善法宣傳書的籍及折頁,助力學生學法、用法、懂法。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利用課間時間舉辦了“首善東城 與愛同行”閑置物品慈善義賣活動,所得善款捐入東城區慈善協會,用於助老、助困、助學等幫扶工作。展位上有文具、書籍,也有孩子們自制的創意手工作品,北京匯文中學學生表示:“將閑置物品捐出來,讓這些原本棄之可惜,卻又不常用的東西,重新變得有用途,既環保還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一舉多得,參加這樣的活動特別的有意義。”
東城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結合慈善文化教育工作,持續搭建公益慈善服務載體,在青少年群體中助推“五個一”公益慈善建設,即組建一支“校園志願服務隊伍”、舉辦一次“善心善行”分享班務會、開展一次《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學習、組織一次“獻愛心”活動、引導青少年這一群體積極弘揚慈善文化、厚植慈善美德,營造“崇德向善 依法興善”的慈善文化氛圍。
隨著東城區公益慈善氛圍的逐漸濃厚,在青少年群體中涌現了一批特色亮點公益慈善項目。朝陽門街道成立“潮少年跑團”,通過“跑步1公裡·捐獻1元錢”的公益模式,每名青少年完成一公裡的奔跑,即有愛心企業向“微心願基金”捐贈一元錢,用於幫助朝陽門街道內的困難老人實現他們的微小心願。
“東城民政寶貝志願服務隊”作為東城區民政局率領的一支志願服務力量,結合自身工作,搭建青少年志願服務評定,吸納有意願的青少廣泛參與。
在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中,東城區民政局將加大宣傳和保障力度,認真落實困境兒童醫療、生活保障、孤兒助學、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工程等相關兒童福利政策。嚴格履行代養兒童監護人職責,加強與市屬兒童福利機構的緊密合作,定期巡視探訪、走訪慰問,及時了解代養兒童生活照料、教育、醫療、康復等實際情況,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花心思、下功夫。廣泛動員社會資源,聚集慈善力量,在扶危濟困、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做好事、辦實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