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天氣

北京本輪輕度污染區域傳輸佔81%

2024年10月15日09:04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本輪輕度污染區域傳輸佔81%

  本報訊(記者 駱倩雯)從11日開始,受不利擴散條件及區域性污染影響,本市經歷了一次PM 2.5污染過程,累計輕度污染已超過40個小時。從區域來看,污染帶幾乎覆蓋整個京津冀平原區,北京市處於污染帶北部邊緣,污染水平相對偏低。從模式分析來看,本次污染過程是在東南通道為主、西南通道為輔的輸送作用下再疊加本地排放所共同導致的。針對本次過程,大氣污染來源與控制重點實驗室進行了詳細解讀。

  據介紹,從11日起,大氣擴散條件轉不利,區域污染開始積累。11日污染最初發生於區域南部地區,在偏南風作用下,京津冀區域濃度有所抬升,夜間河北中南部達到3級輕度污染,北京近周邊以2級良為主。12日,在偏東風作用下,太行山前出現一條輕度污染為主的污染帶並維持,13日污染帶北部的北京及周邊廊坊-天津保持輕度污染,中南部保定-石家庄-邢台部分時段達到中重度污染。14日上午,受西北弱高壓影響,北京和保定西部污染有所減輕,其他區域污染仍維持,河南中部、河北南部和東部達到4級中度以上污染水平。北京12日白天PM

  2.5快速抬升至3級輕度污染,之后濃度維持相對穩定水平,峰值出現在13日4時,為94微克/立方米。

  此次污染的成因,從氣象條件看,由於本次過程顯著受到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區域前期為鞍型場控制,以偏南風為主,12日至13日均處於東部高壓后部,持續偏東風,14日進入低壓底部,形勢場利於污染積累和區域間傳輸。此外,區域濕度逐日升高,且存在逆溫,12日夜間至14日白天,區域北部連續維持大霧天氣,靜穩高濕,利於前體物二次轉化。在此過程中,北京硝酸鹽佔比快速上升,並維持在40%的高佔比,總二次離子佔比超過60%。

  從傳輸模型看,11日上午至當前,北京PM2.5中本地貢獻19%,區域傳輸貢獻81%,其中東南通道貢獻44%,西南通道13%。

  根據模型預報結果,14日仍處於低壓系統控制,預計區域污染仍將維持,以3級輕度污染為主,14日夜間至15日凌晨,西北冷高壓到來,擴散條件明顯改善,北京空氣質量將改善至優良水平。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