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六大特色引領城市煥新

2024年10月08日14:20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0月8日電 (記者李博)2024年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實踐評選日前出爐,14個最佳實踐和24個優秀項目獲表彰,涵蓋各類型城市更新項目,呈現出六大特色亮點。

規劃引領 落實空間圈層功能定位

北京核心區強調老城保護與復興,東城區鐘鼓樓片區保護更新項目推進公共空間環境及第五立面整治提升、文物修復利用,北京站及周邊地區一體化提升項目推進拆違治亂、優化交通組織、恢復站區歷史風貌等,使首都“迎賓門”風採重現。

中心城區注重疏解騰退空間再利用,豐台區原大紅門服裝商貿城改建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原大康國際鞋城改造為高端商務樓宇京印國際中心,支撐南中軸及北京南站地區發展提升。

北京城市副中心體現“老城雙修”規劃要求,雲景裡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成為2023年度住建部“完整社區”建設試點。

平原多點地區鼓勵做強產業功能、做優商業服務,房山區熙悅天街·熙悅薈項目盤活存量商辦空間,整體打造產業就業+生活居住+商圈消費的完整布局。

生態涵養區強調特色更新,與綠色生態發展相適應,平谷區萬達錦華酒店改造項目成為建設國家“平急兩用”先行示范區標杆項目。

街區統籌 實施片區綜合更新

751藝術園區。 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實踐評選活動已連續舉辦三屆,一批以歷史文化街區、工業園區、重點商圈為代表的片區更新項目涌現。西城區大柵欄觀音寺片區創新“共生街區”理念,形成“整院帶散院”片區化運營方式,破解零散院、非整院資產利用難題。朝陽區751園區採取整體規劃、分步實施,今年入選的文化消費街區重點增補圖書館、籃球場等公共文化服務和配套功能。

今年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實踐評選涌現出以基層街鄉為主體推動、以街區為單元的片區類項目,將城市更新與街區規劃深度融合,大大提升更新項目綜合效益。

豐台區方庄街道圍繞大型居住社區補短板實施綜合更新,同步編制街道級更新專項規劃和街區控規,構建了“一核一環兩軸多點”空間結構,動態儲備40余個更新項目並滾動推進實施。海澱區西三旗街道新都片區聚焦產業轉型和民生改善新需求,系統推進存量工業用地盤活、公共設施和公共空間改造,逐步從“建材城”向“科學城”轉變提升。

改善民生 關注“老老人”和“小小孩”

“我們鼓勵利用城市更新機會優先補充教育、養老、文化、體育等公共設施和便民服務,打造完整社區。”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評選進一步強調全齡友好理念,關注“老老人”和“小小孩”。

昌平區北科嬰幼學苑利用沙河毛紡廠車間改造為嬰幼兒托育服務場所,建立“產教科”相融合的運營模式。海澱西三旗新都片區利用存量空間改建養老助餐“中央廚房”,構建覆蓋全地區的“中央廚房+社區助餐服務網點+配餐/送餐入戶”服務體系,解決周邊老年人用餐難題。

提升活力 激活消費場景

“我們實施城市更新,旨在推動功能優化、產業提升,創造新需求、新消費,打造更多活力空間。三年評選中這類項目佔比最高,共同特點是堅持運營導向、建管並重,推動可持續發展。”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說。

產業提升方面,老舊廠房分區分類實施的導向更加明確。位於“三城一區”和重要產業園區內的,改造后優先用於科技創新。懷柔科學城范圍內利用原水泥廠建設金隅興發科技園,已舉辦兩屆國際基礎科學大會﹔順義區利用原現代汽車一工廠改建理想汽車北京綠色智能制造基地。位於產業園區外的,根據規劃因地制宜實施更新。東城祿米倉視聽產業園以數字賦能文化產業發展﹔順義睿恩小鎮、延慶永寧鑄造廠等利用老舊廠房發展親子休閑娛樂、文化創意產業等。

商業消費方面,更加突出運營模式創新,注重引入潮流業態,營造特色化空間場景和消費體驗。海澱區五棵鬆萬達廣場改造后定位為“超感藝術新高地”,由傳統零售向集商業、社交、親子、藝術為一體的體驗性消費轉變﹔東城區王府井喜悅購物中心以“新國潮”為特色,空間場景融合潮流元素和傳統文化,建立“主理人”帶動的體驗性商業運營模式。

文化傳承方面,把老城保護放在突出位置,延續傳統風貌,留住鄉愁記憶。這類項目在今年評選中佔比較大,包括東城區鐘鼓樓片區、西城區大柵欄觀音寺片區、白塔寺宮門口東西岔胡同片區等,還有西城區泰安裡、東城區宏恩觀等體現文物活化利用項目。昌平回龍觀“兩廟一街”更新中,挖掘歷史遺存,融入公共空間改造和社區活動中。

多元參與 推動更新與治理深度融合

在城市更新中,既要發揮政府統籌作用,更要強調市場主體和公眾參與,加強協商共治。豐台區方庄街道搭建全市首個街道級城市更新聯盟,匯聚區屬平台公司、街道內最大物業產權主體、在地高校等伙伴力量,實現深度合作。通州區雲景裡老舊小區改造推行“施工樓棟長”機制,打通服務居民最后一公裡,實現全小區上下水改造率和外窗護欄拆除率均達到100%。

北京鼓勵通過城市更新為基層治理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空間載體,經開區將管委會最早的辦公樓“小紅樓”改造為區史館,石景山區利用原廢舊售樓處改造為園林式規劃展覽館等。

改革創新 注重政策落地和新技術運用

此外,城市更新需要依靠政策創新支撐,今年評選中特別關注在推動政策改革、先行先試等方面有積極探索的項目。豐台區大紅門服裝商貿城改造通過部門聯審等方式推動解決問題,實現了產業辦公、商業配套、人才公寓等使用功能混合。

西城區樺皮廠胡同8號危舊樓改建項目探索“模塊化”施工技術,大幅壓縮工期,同時在規劃審批、不動產登記方面進行先行先試。

(責編:李博、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