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十六區動態

以申遺帶動老城整體保護 東城以首善標准建設好文化名城

2024年10月08日09:01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東城以首善標准建設好文化名城

本報記者 李瑤

記者日前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東城區以申遺帶動老城整體保護,以文化遺產活化點亮胡同街區,以文化為底色推動高質量發展,以首善標准建設好文化名城。

以申遺帶動老城整體保護

中軸線北端,鼓樓南望,視線通達、景觀協調,一幅平緩開闊、壯美有序的中軸畫卷徐徐展開。

前不久,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東城區委副書記、區長周金星說,“東城區充分發揮中軸線申遺保護主力軍作用,通過暢通中軸線景觀視廊,完成鼓樓、正陽門箭樓等重點文物修繕,全方位重塑壯美秩序。中軸線15處遺產點位中,有12處在東城,東城區先后完成了皇史宬、太廟等重點文物騰退,恢復了遺產點的歷史格局。”

歷史建筑拂去蒙塵,並煥發新的光彩。鐘鼓樓變身沉浸式數字光影的新“秀場”﹔顏料會館變為“小而雅”的演藝新空間,韶州會館、石埭會館成為京地交流互鑒的“文化長廊”﹔梅蘭芳舊居打造為藝術中心﹔曹雪芹故居紀念館成為紅學文化打卡地……老城魅力更足。

37家博物館、40個劇場、190家實體書店遍布東城,美后肆時、27院兒等公共空間成為居民身邊的文化會客廳,東城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中國兒童戲劇節、全國話劇展演季、南鑼鼓巷戲劇展演季等擦亮“大戲東望”品牌,每年5000多場優質演出輪番上演,滋養著人們的精神生活。

以文化遺產活化點亮胡同街區

漫步東四,“國風靜巷”靜美如詩﹔前門東區,三裡河風光旖旎,顏料會館再續弦音,全球首家開放式胡同四合院酒店——前門文華東方酒店精彩亮相﹔西總布片區,申請式退租后的共生院變身“時空集美術館”……在東城,老街區持續煥發新活力,為胡同居民帶去舒朗宜居的生活環境。

周金星介紹,近年來,通過深入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東城累計拆除違法建設120余萬平方米,完成區域性市場疏解提升21個,實現天壇醫院整體搬遷,4657戶居民通過申請式退租改善生活條件。城市環境品質同步提升,雨兒胡同等13條胡同街巷被評為“北京最美街巷”,國子監街等45條胡同實現不停車,數量居全市之首。

綠色也愈加飽滿。通過留白增綠,全區建成口袋公園近90個,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9.23%,人們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改造提升后的崇雍大街、朝陽門南北小街與平安大街(東城段)、朝阜路(東城段)一道,在長安街以北形成了“兩縱兩橫”的健步悅騎林蔭景觀大道,老城正在慢下來。

以文化為底色推動高質量發展

聚焦做“白菜心”,東城區以文化為底色,以金融為引擎,以數字經濟為引領,推動“金融+總部+科創”高質量發展。

目前,作為東城區第一大產業,金融業增加值超千億元,佔全市比重達到13%,匯聚了摩根士丹利、農銀理財等近千家金融機構。數字經濟作為新興力量,核心產業收入超3000億元,佔全區經濟比重超過40%。國網數科、國能數智等央企數字化平台入駐,天翼雲等4家企業獲評北京市數字經濟標杆企業。文化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年收入超千億,去年5家企業獲評“全國文化企業30強”。

作為全國首批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東城首創文化企業融資“白名單”機制,推出全國首個線上文化金融產品超市,為企業破解融資難題。

目前,東城區正在重點打造故宮—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故宮周邊將形成集中連片的四合院式產業新空間﹔王府井區域將建設永不落幕的“戲劇谷”﹔隆福寺二期將再添10萬平方米文化新空間,進一步擦亮老城復興金名片和文化消費新地標。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