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十六區動態>>經開區

 十大場景打造城市試驗場

亦庄啟動建設全域人工智能之城

2024年07月21日08:55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本報記者 曹政

手機下單就能叫來一輛無人駕駛出租車,像人一樣奔跑的人形機器人問世,訓練大模型為企業和市民答疑解惑……京城東南,一座人工智能之城即將崛起。近日,北京經開區發布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設方案,啟動建設“人工智能+醫療健康”、“人工智能+交通出行”、“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十大標杆應用場景,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全域孵化、全城應用、全面賦能。

每個領域都將有新動作

一款新車能否一亮相便技驚四座、引人關注,最初的設計環節是關鍵。亦庄的汽車設計公司阿爾特構建了一套由AI驅動的整車研發數智系統,用AI技術對汽車研發設計知識和經驗進行建模。該系統大幅提高汽車研發設計效率,預計縮短研發周期50%以上,還有望激發AI原生的工業軟件系統創新。

正是看到了這樣的優勢和產業發展的需求,經開區謀劃將亦庄全域打造為人工智能的最佳“試驗場”。“我們把場景方和技術方聯合起來,推動大模型在產業垂直領域深度應用,希望能在應用中積累數據、迭代模型、創新算法。”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說,亦庄篩選了首批人工智能標杆型示范應用場景,涉及醫療健康、交通出行、汽車座艙、人形機器人、新零售、政務服務、工業設計、藥物研發、節能減碳、新聞傳媒十大領域。

每個領域都將有新動作。“人工智能+醫療健康”場景,將支持建設醫療健康人工智能訓練中心,構建各類高質量健康數據專區,促進疾病診療應用﹔交通出行領域則是市民關心的全無人自動駕駛車輛多場景示范運營,將統籌路側智能化設備部署和車路雲多源感知數據﹔藥物研發領域將支持企業在靶點發現驗証、化合物篩選、藥物設計與優化、蛋白質結構預測等領域開展技術攻關和大模型試點應用。

政務領域大模型服務平台上線

人工智能如何賦能政務服務?北京市首個政務領域大模型服務平台“亦智”在亦庄上線,已在智能政務小助手、迎商數字人、智能客服等8個細分場景落地。

智慧政務小助手“小亦”是經開區數字政務服務的統一客服,可在手機上為辦事人提供智能化咨詢互動、自動化材料預審等服務。當辦事人輸入“公積金怎麼提取”問題時,“小亦”能自動識別辦理意圖快速答復,並引導用戶填寫表格、上傳材料、提交申請,直至事項完成。

“辦理過程中,‘小亦’既能根據辦事人具體情況,推薦最適合的辦理途徑和方法,還能利用大模型的深度學習能力對材料預審校驗。”相關負責人介紹,“小亦”已測試上線97個高頻事項咨詢,實現了人力資源、公共衛生、出版物零售等相關領域的智能辦理。

大模型還可處理市民和企業投訴。經開區利用80萬工單、63萬條法律法規等數據對大模型進行訓練,設立了投訴舉報智能客服,全面提升了接待辦理、多人同訴工單預警、外呼回訪小結、“訴轉辦”分析等業務智能化項目。

百億基金助企業加速成長

政策發布當天,北京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研究院、北京AI原生產業加速平台也在亦庄揭牌。其中,北京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研究院將鏈接人工智能創新企業和場景需求方,支持雙方以結對形式推進示范場景共建﹔北京AI原生產業加速平台將開放117萬平方米高品質、低成本產業空間,為入駐企業提供品牌宣傳、政策服務、融資對接、供需對接等服務。

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開區將為人工智能領域的企業和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設立人工智能領域創投基金、產業基金和100億元規模專項基金,面向企業成長全周期建設全鏈投資平台﹔為人工智能人才提供落戶、子女入學、保障性住房等支持。

記者獲悉,亦庄在政策創新方面,也利用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優勢,出台了算力券、模型券補貼政策,大幅降低企業算力成本和模型採購成本,實施“監管沙盒”機制,提供安全可信的大模型應用訓練環境﹔在平台建設方面,北京最大、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已建成,5000P高性能智能算力已投入使用,北京人工智能數據訓練基地持續推進醫療健康、智慧交通、政務等垂直領域數據聚合,釋放數據價值。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