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十六區動態

以改革創新提速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

2024年07月15日08:54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以改革創新提速副中心建設

漕運興盛的年代,從南方沿大運河北上的船夫,看到燃燈塔,就知道通州到了。“一枝塔影認通州”的詩句流傳至今。

2016年5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部署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市抓住這一重大機遇,始終牢記囑托,舉全市之力建設千年古都又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

邁入副中心時代的通州,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燃燈塔下,擁擠雜亂的棚戶區,如今已蛻變為繁華的運河商務區,是副中心的“金融碼頭”﹔大運河畔,濃煙滾滾的化工廠,如今已改造為環境優美的森林公園,是副中心的“城市綠肺”﹔東六環旁,默默無聞的小村庄,如今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環球影城主題公園,是副中心的“文旅新名片”……一個又一個建設紀錄被刷新,一個又一個新地標拔地而起。

8年來,這座大運河畔的“千年之城”,在體制機制、工程建設、綠色發展、疏解協同等方面深化改革創新,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做法,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勃發。

308項市級行政賦權副中心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則事半功倍。副中心以思想作帆、以奮斗為槳,已從最初的“打基礎、補短板,有序拉開城市框架”上升到“立長遠、強功能、全面上台階”的新階段。

城市框架快速搭建,與體制機制層面的改革創新密切相關。這項舉措的關鍵詞是扁平化管理——2019年1月,在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復副中心控規之際,市委市政府決定設立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管委會,從全市遴選干部,與通州區委區政府合署辦公,推進副中心規劃建設。

副中心建設任務重、時間緊,控規提出了100項重點任務、503項重點工程項目,每年的投資額度都在千億元以上,這就需要有黨工委管委會這樣的專責機構,作為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高效統籌北京市方方面面的力量,有效推動央地聯動、市區聯動、部門聯動,提高重點任務和重大項目落實的積極性和協同性,實現“副中心的事副中心辦”。

自2020年以來,副中心已實際承接市級賦權308項,涉及19個市級部門。這是繼設立黨工委管委會之后的又一實質性體制機制創新。賦權,並不是簡單的權力平移,如何用好這一舉措,增強改革創新動力、擴大改革創新成果?

副中心為投資任務重、建設體量大的重大項目提供“全程代辦”服務。對於符合條件的項目,通州區重大項目中心牽頭作為項目管家,聯合區發改、規自、園林等審批部門的服務專員組建代辦組,打破原有“逐環節、串聯式”審批模式,創新協同實現並聯辦理,每個部門都要按照最低時限完成。以博格華納新工廠項目為例,“全程代辦”后,項目在47個工作日內相繼取得了各項建設手續,相比常規項目手續辦理周期縮短近70%,辦理速度大幅提升。

綠色發展融入城市基因

什麼顏色最能代表副中心?在第四屆北京城市副中心綠色發展論壇上,記者將這一問題拋給幾位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及政府部門負責人。在他們看來,“綠”已成為城市副中心最鮮明底色。

論壇的舉辦地是位於副中心腹地、開園已經3年多的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這座大公園佔地11.2平方公裡,相當於3.8個頤和園或2個奧森公園的面積。很難想象,如今斬獲綠色設計國際大獎的“城市綠肺”,是由曾經的東方化工廠改建而來。

這僅是副中心“滿目皆綠”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副中心先后實施102項重點綠化工程,新增綠化建設25.1萬畝。東郊森林公園、運河生態公園、張家灣公園等一批精品綠化工程竣工。衛星圖上的副中心,400余公裡綠道縱貫南北,8個萬畝森林組團串聯東西。

從規劃到建設,綠色始終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最鮮明的底色。這裡的眾多重大工程,也紛紛“以綠為底”——東六環入地改造工程完工后,車流將引入地下隧道,地上高架橋將變身“高線公園”,預計可增加約50公頃綠化面積,每年可吸收約23萬噸二氧化碳﹔巨大的“京帆”屋蓋,可以讓陽光直洒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地下30米處的站台,不僅節省了照明費用,還能通過遮陽板控制透光率,平衡室內溫度﹔已經開門迎客的三大文化建筑,通過採用一系列節能措施,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2萬噸。目前,副中心已有70余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標識,建筑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米。

“向綠而生”的不止環境、工程、建筑。綠色發展理念早已融入“千年之城”的城市基因。副中心綠色出行比例達74.2%﹔示范推廣應用多種綠色能源及新技術﹔成立全市首隻百億規模綠色基礎設施投資基金﹔確立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游和科技創新四大主導功能,打造綠色產業結構。

“京標服務”向北三縣延伸

前不久,潮白河上跨越京冀的廠通橋建設現場迎來關鍵節點:大橋跨河主橋拱肋合龍,橋上6個大型“舵輪”造型集體亮相。今年9月建成后,人們從河北大廠回族自治縣縣城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的通行時間,將縮短近半個小時。

大廠的老百姓太需要這座橋了。2011年大廠就修了廠通路,這條路從縣城一路向西,一直修到了潮白河東堤300米的地方。從路名就能看出來,這條路是要連接通州的。可是,因為修建廠通橋得跨越京冀兩個行政區,長期以來,兩地無論是規劃、設計、審批,還是建設標准,都存在明顯差異,大橋的建設計劃便一再擱置。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向縱深推進,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讓廠通橋迎來“破冰時刻”。2022年12月,廠通橋河北段、北京段同步開工建設。為了高效推進工程建設,廠通橋的建設管理工作實現了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大廠交通局委托北京市交通委通州公路分局統一進行項目招標,中交路橋建設公司中標。這樣一來,體制機制層面的“堵點”順利打通了,大橋建設“提速”了。

三河、大廠、香河統稱“北三縣”,是廊坊市的飛地,與副中心隔著一條潮白河。處理好與北三縣的關系,是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2021年11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看交通,通州與北三縣建成跨界道路10條、跨潮白河橋梁5座,20余條跨區域公交線路常態化運營﹔看產業,通州區與北三縣連續5年舉辦項目推介洽談會,累計簽約項目211個,實現投資額超1500億元﹔看民生,通州與北三縣已聯合舉辦四屆招聘會,潞河中學三河校區挂牌成立,通州區婦幼保健院托管大廠縣婦幼保健中心,並與三河市婦幼保健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越來越多的“京標服務”,像大橋一樣跨越了潮白河。

如今,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勢,通州區與北三縣成立了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執行委員會。這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通州、廊坊分別派出優秀干部進入執委會工作,合署辦公,交流、溝通更加順暢。未來,兩地將在規劃管理、投資審批、財稅分享、要素流動、公共服務、營商環境、技術創新等方面繼續探索更多改革創新路徑。

(責編:孟竹、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